知道国外有汉字叔叔,其实还有戏曲奶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理查德·西尔斯曾花费了20年之久,整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放到网上,输入汉字就可以参看自行,感动了无数国人,被亲切地称为“汉字叔叔”。这位“汉字叔叔”数十年如一日研究汉字,都是自掏腰包,如他曾专门雇佣一个华裔妇女帮助他扫描《说文解字》、《甲骨文编》等书上的字体,这一项工作持续了七年之久。年12月“汉字叔叔”获得了中央电视台颁发的“年度中国乡土风云人物”奖。这个现象显示了中国文化超越时空的无穷魅力,在古巴就有一位与中国戏曲有着不解之缘的“戏曲奶奶”。 汉字叔叔“戏曲奶奶”原名阿玛兰。中国名字叫何秋兰,是古巴首都哈瓦那华人区很有名气的粤剧演员。“戏曲奶奶”何秋兰生于年,可怜的是在她满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只剩下母亲带着她孤苦无依。她的母亲带着她搭便车到首都哈瓦那谋生,但举目无亲的她们马上露宿街头。好心的中国人何买盛收留了苦命的父女俩,阿玛兰因此也就有了“何秋兰”的名字。 不幸的是何买盛在两三年后便患传染病,母亲只好带着孩子离开。不幸中的万幸是母子俩遇到了中国好心人方标,后来何秋兰的母亲与方标成婚了,方标将何秋兰视如己出;也就是因方标,孩子何秋兰了解到了粤剧,并与粤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方标、何秋兰和她母亲方标怎么会粤剧呢?方标生于广东开平,本来家境富裕,曾学习过粤剧,因为家人不允许孩子成为戏子,他负气离家出走,漂洋过海去到古巴,本想要实现戏曲梦想,但却变成了一名古巴华人劳工,沦为成千上万的苦力“猪仔”之一。这些华工的扎根在异国他乡并未忘记祖国家乡,他们仍旧聚在一起,唱家乡戏、吃家乡饭、说家乡话。方标非常喜欢唱,据孩子回忆,直到他年去世时,每次家庭聚会中都会哼唱几句。当时哈瓦那有四个粤剧团,“中国光”粤剧团就是方标组织的。 何秋兰幼时他在何秋兰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让小女儿学广东话,写汉字,并开始接触粤剧,还专请有文化的师傅董祥教何秋兰唱粤剧,何秋兰跟随父亲和师傅学了《王宝钏》、《卖花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多出粤剧。 何秋兰学习三四年之后,在8岁时开始登台演唱,在她15岁时就进入了剧团,成为剧团中的花旦。当时古巴的越剧团很有市场,有时候需要到外省去表演,而唱戏的收入也不错,还较为风光。当时何秋兰的个人照片都是可以售卖的,当然何秋兰年轻时期的舞台扮相是极为俊美的。跟随剧团演出的时光前后持续了十年。 何秋兰年轻时期的照片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古巴开始动荡,何秋兰嫁给一个广东开平的华人方振钜为妻,丈夫观念保守,不希望妻子继续抛头露面去表演,医院和餐厅谋生了。何秋兰从未放弃京剧,父亲也时常买给她碟片,她还珍藏着许多手写的唱词笔记本。 直到年,“戏曲奶奶”的故事才被摄影师刘博智发现,展现给更多人。年的时候,在刘博智的协助下,何秋兰历时十四个月,克服掉签证、保险、护照、移民局签批的困难回到了养父方标的家乡广东开平。 何秋兰在中国演唱粤剧关山阻隔,但是何秋兰之后还是两次再来中国纪念生养了父亲的这片土地。希望更多人知道这位“戏曲奶奶”的故事。 (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xj/11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神秘怪病哈瓦那综合征再现越南美副总统
- 下一篇文章: 石磨坊上演古巴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