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年,英国政治家理查德·科布登(RichardCobden)领导“反谷物法联盟”(Anti-CornLawLeague)废除了英国的《谷物法》(CornLaws),取消了对进口自外国的谷物的保护性关税,这被视为英国放弃保护主义贸易体制,转而采取自由贸易政策的标志性事件。科布登认为,自由的国际贸易和非干预外交政策会自动带来国内的繁荣和国际的和平。他预测,通过普遍的自由贸易,各国最终会变得紧密相连并相互依赖,因此,战争就自然而然成为一种过时的政策选项了。可以说那时候的大英帝国才是自由贸易的真正倡导者,而美国在19世纪的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在早期的时候美国虽然获得了独立,但是经济上并没有摆脱对欧洲的依赖,在19世纪前半期,马克思都认为美国在经济上是大英帝国殖民地,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粮食和工业原料,而生产技术大多来自欧洲,进口商品主要来自欧洲的工业制成品。美国国内以地域为基础的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两大政治联盟围绕关税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从而导致美国早期的关税政策呈现一种“钟摆式”的摇晃。美国独立后南方种植园经济与北方工商经济的矛盾渐渐凸显,南方种植园资本家们是支持奴隶制的,主张拥抱英国大腿。北方的工商经济资本家们则普遍反对奴隶制,要发展壮大自己的产业。美国政坛也由此走向分裂(有没有觉得剧情很熟悉)。

在美国面对 次分裂危机的时候门罗主义来了,门罗寄希望于国内分歧国外补,所以发表了 的门罗宣言,不让欧洲殖民者染指美洲大陆,潜台词就是:这片都是俺的!(因为英国的敌对别的地美国也够不着)美国当时就让杰克逊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佛罗里达。而后在总统门罗的斡旋下年3月6日南北达成了暂时的妥协,国会 通过《密苏里妥协案》。该法案允许从马萨诸塞州划出的缅因地区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授权密苏里制定不禁止奴隶制的宪法,规定北纬36°30′线作为自由州和蓄奴州的分界线。年3月2日,国会作出有条件接纳密苏里加入联邦的决议。8月10日,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入联邦。南部奴隶主的土地要求得到满足。南北双方在参议院的席位保持平衡。经济上执行保护和发展国内资本主义的政策,提高进口税,防止外国特别是英国工业品涌入国内市场,梦想是美好的,表面上看国内双方都得到了好处,可手下那帮哥们不满意啊。北方佬要的原料和劳动力都流向欧洲,南方人就是不买你的账。门罗之后以西部和南部棉花种植园主为核心,联合东北部的小农场主、中西部的个体小农以及一小部分商业资产阶级,在年,带领美国打赢第二次英法战争又夺取佛罗里达的那个英雄——安德鲁·杰克逊(川普偶像)宣布民主党成立并轻松拿下总统宝座的门票。在他的任内不但解散美利坚合众国第二银行还爆发了“拒行联邦法规危机”,美国关税在年前后达到50%以上的 水平,南方的政治人物因而论断,高关税牺牲南方的农业以补贴北方的工业所以拒绝执行联邦法律。在危机中杰克逊在感情上同情南方,为了维护联邦政府权威防止分裂, 以一份事实上降关税的协议收场。为了反对杰克逊的执政,剩余的一帮工商业资产阶级也走向了联合,不过当时组织比较分散,没啥灵魂人物带头,经历了几次分分合合之后 整合了北方的其他党派于年7月成立共和党。而年的总统大选是共和党的翻身之战!他们派出了史上最强的总统选举天团,领队的是我们熟悉的亚伯拉罕·林肯!共和党实现了逆袭,成功拿下美国总统选举!林肯,也就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位共和党出身的总统!他当选后发了一篇文章,这么深情地说道:如果大家问我有多少财产,那么我告诉大家,我有一位妻子和三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有一个租来的办公室,室内有桌子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大书架一个,架子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很长。我实在没什么可依靠的,我 的依靠是你们!林肯总统曾宣称:“给我们保护性关税,我们将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林肯警告说,“美国政府若放弃保护性关税政策……必将在人民中间制造欲望与毁灭。后面的故事大家就熟悉了。

林肯

没想到直到24年后民主党人克利夫兰才扳回一局,暂时结束共和党长期执政,力图维持和制订有利于民主党利益的低关税政策,不过,这位哥们没能连任,被主张“美国优先”的共和党人击败,继任者哈里斯签署了「麦金利关税法案」将平均进口关税提高到了50%。哈里斯宣称:自由贸易是通过贬低生产者来降低商品价格的。而(关税)保护是通过抬高生产者来降低商品价格的。共和党的保护性关税政策,使我国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和明媚,并将安慰、喜悦和勇气进入了美国的普通家庭之中。它给人们的辛勤劳动带来回报,唤醒人们心中最崇高的灵感源泉。我们自己的经验表明,这对我们的公民权、对我们的文明是 的,它为我们的人民开启了更高、更好的命运走向。

由于下手太狠,物价涨得太快哈里斯干完一届后又被克利夫兰送走了。

可以看出,美国的孤立主义其实就是避开欧洲列强深耕美洲大陆,是一种有限的扩张主义,在力量不强大的时候,柿子专挑软的捏,没毛病。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发生了演变,随着美国的经济发展,北方工商业逐渐占据主动,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巩固。在南北战争期间,共和党主导通过了44%的关税税率法案。到了年大萧条后李斯特主义开始占上风,美国的李斯特民族主义者认为,自由贸易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理想阶段,而强制打开国外市场则是为国内剩余产品和资本寻找出路的必然选择。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内繁荣来说,国家干预和强制性市场扩张都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应当保护处于婴儿期的本国工业并致力于国内各方面的改善。随着美国工业逐渐成熟并具备国际竞争力,美国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而李斯特主义者非常乐意使用帝国主义手段去打开海外市场:当非正式的保护主义互惠政策无法强制开拓新的市场时,他们就会诉诸正式的帝国主义方法,李斯特主义者一般怀有恐英情绪或曰仇英心理,认为英国的亚当·斯密主义是各种“阴谋论”的源头,是“抽梯子”的行为(和现在很像哦),这个思想等于扩大了门罗主义的范围,开始谋求扩张,而不是局限于美洲大陆。

十九世纪末,经过内战洗礼的美利坚高速发展,到年工业产值成为世界 (中国年),羽翼渐丰的美国迫不及待的加入了瓜分世界的行列,问题是当时的世界早就被老牌列强分完了,该朝哪里下手呢?与此同时,大英帝国也感到了威胁,内战中支持南方势力,为了保证英国的技术优势,严禁各种新技术发明外流,也禁止英国新技术输出到美国,并反省自由贸易政策试图进行关税改革(以失败告终)美国成为大英帝国全球经济利益的潜在竞争者时,当时美国政府和知识界奉行一定程度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以便抵御英国的贸易侵蚀,保护并扶持本土工业发展。面对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美国琢磨着还是以前坑过的西班牙好下手,毕竟业务熟啊。这个时候美版铁三角出现了,海权论鼻祖马汉,海军部长(代理)西奥多·罗斯福,美国亚洲舰队的海军准将乔治·杜威。怎么样,从理论到组织实践全齐活了。那还说啥,开始整活吧。克利夫兰和哈里斯执政期间还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发展海军,从克利夫兰开始美国海军重整旗鼓,开工建造吨装甲巡洋舰缅因号、得克萨斯号,当时造价万美元/艘,还有巴尔的摩号穹甲巡洋舰和查尔斯顿号穹甲巡洋舰也陆续上马。哈里森继续加大力度,上马奥林匹亚号吨穹甲巡洋舰,吨印第安纳级战列舰3艘,订购哥伦比亚级吨穹甲巡洋舰2艘。要知道从内战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被放任荒废,腐败堕落,美国海军在这近20年间没有添置任何战舰。年,美国开始新建3艘加固型巡洋舰:“波士顿号”、“亚特兰大号”和“芝加哥号”,这些战舰是当时罕见的“庞然大物”,排水量均在吨以上,“芝加哥号”排水量甚至高达吨。年,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成立。1890年,美国2200万美元的海军费用占了当时整个联邦开支的6.6%。崛起中的美国开始逐步走向世界,寻求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展示美国的实力,扩张美国的势力范围和国家利益。这些战舰都在甲午海战前后完工,这实力肯定不能去和英国的无畏舰掰腕子,欺负一下老人家还是可以的。“海权论”认为,制海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只有控制了海洋,才能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和更广阔的安全空间,马汉呼吁美国建立强大的远洋舰队,控制加勒比海、中美洲地峡附近的水域,再进一步控制其他海洋,使美国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政治、经济强国。

正好作为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在中南美洲拥有广袤的殖民地,古巴就是其中之一,但西班牙在古巴统治血腥残酷不得人心。年,由于古巴起义者已颇有声势,西班牙为隔绝古巴农民与起义军的联系,将平民封锁在西班牙基地附近的集中营,导致约11万平民死于瘟疫和饥饿。西班牙的暴行被美国媒体广为指责。美国利用报纸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舆论战,煽动民意,利用古巴军政府提供的悲惨故事当作竞争的手段。新闻报纸的记者们毫不在乎地使用“黄色新闻”,夸大业已悲惨和非人道的状况。更何况古巴绝大部分种植园、加工厂、矿场、铁路都是美国投资兴建的,农产品和矿产也也都出口到了美国。年,美国与古巴的贸易额达到了1亿美元,占美国与拉美贸易总额的1/4。年,《海权论》的 作者马汉就曾撰文指出:在试图控制加勒比海的三个具有可能性的基地中,古巴的作用 。美国曾三次向西班牙提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古巴,但西班牙都没同意。

马汉

年美西战争前夕,美军的舰艇总吨位已经超过了10万吨。年1月,古巴发生更大规模的暴动。美国喊着支持古巴革命的口号为维护美国人的安全和美国利益,在没有征求西班牙和古巴当局意见的情况下,美国力量的象征———“缅因号”被派到了哈瓦那。就来一艘军舰撤侨,这操作没有引起西班牙的重视,忙着镇压古巴暴民呢,可缅因号一蹲就是三周,明显不想走啊,随着美国国内舆论越来越骚动西班牙觉得不对味,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年2月15日晚,古巴哈瓦那港。缅因号上的美国水兵们,正在喝酒唠嗑,享受着凉爽舒适的夜晚。结果,一声巨响传来,缅因号剧烈的颤动了一下,开始冒出浓烟,大火蔓延开来。刚才还活蹦乱跳的美国水兵,赶紧手忙脚乱的四处乱跑、跳水逃生。在有些军官还一脸蒙圈的时候,又是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整个缅因号军舰被大火包围,开始慢慢的倾斜……

缅因号的爆炸事故中爆炸立刻毁灭了相当于战舰1/3的前部,剩余的残骸也迅速沉入水底。舰上人员损失惨重,美国海军有人当场死亡,其中大部分都是普通水兵。后来8名伤者也因伤势过重死去。幸运的是,舰长和大部分军官幸存了下来。 一共有89人活了下来。

这一下子捅了马蜂窝啊,西奥多·罗斯福部长立马满血复活,称这次沉船为”西班牙人最恶劣的背信弃义行为“、”美国需要一场战争“。美国军舰在西班牙殖民地古巴爆炸,还死了这么多人,总要有个说法吧。美国迅速组成调查团赴古巴,以威廉桑普森为首的调查团于2月21日开始调查工作。西班牙对“缅因号”事件也很重视,西班牙的古巴总督布兰科曾向美国要求两国联合调查查明真相。但美国明显不想鸟他们,3月25日,桑普森向美国海军部提交了一份报告,认为藏在海底的水雷是“缅因号”爆炸的原因,但是无法查清谁埋下了水雷。

缅因号

这时候美国已经顾不得真相了,4月20日,国会两院的联合决议宣布古巴独立,并要求西班牙撤军。参议院补充了《泰勒修正案》,否认美国在古巴领土上的任何企图。麦金利签署了战争决议,将一份递交给西班牙政府,附带通知除非西班牙在4月23日之前给出满意答复,否则麦金利将就此付诸实施。22日,美国海军封锁古巴北部港口和圣地亚哥港口。24日,西班牙向美国宣战。4月25日,美国国会宣战。憋了老久的美帝终于要大显身手了,4月25日,也就是美国与西班牙正式宣战的当天,杜威接到了美国海军部下达的军令,命令他“立即前往菲律宾群岛,开始发动战争……去对抗西班牙舰队。你必须俘虏或摧毁敌人所有的战船。”4月27日,罗斯福的好基友杜威率亚洲舰队驶离香港,向菲律宾进发。4月30日直接率领舰队奔赴菲律宾群岛,进驻苏比克湾。但在到达后却发现整个海湾早已空无一人,经过调査才得知西班牙海军上将帕特里西奥蒙托霍伊帕萨隆已经率领舰队开赴马尼拉海湾的加维特。旗舰奥林匹亚号开在最前方排除水雷开辟航道,5月1日天刚破晓之时,悄悄接近了加维特的杜威开始发起攻击,杜威有4艘巡洋舰,2艘炮艇,而停泊在卡维拉海军基地的西班牙舰队是2艘巡洋舰,其中1艘是木壳的,舰龄达30年,此外还有5艘二级无防护巡洋舰。美军在总吨位、航速和火炮,特别是训练水平上占有优势。凌晨5时41分,在码的距离上杜威向奥林匹亚号舰长下达了攻击命令:“格立德雷,只要准备好了,你就随时向敌人开火”,西班牙舰队很多在锚定中就被击沉了,而西班牙舰队也体会了一把啥叫够不着。两小时后,杜威下令暂停战斗,美海军历史上的传奇一幕上演:7点35分,杜威召回各舰队,给各船官兵留够了充足的早餐时间,同时进一步确认军火弹药是否充足。上午11时,美国舰队重新发起进攻,余下的西班牙舰队于中午12点20分全部投降。西班牙舰队全军覆没,除了沉入海底的战舰之外全部被美军所俘,其中人死亡,人受伤。美军七人轻伤,军舰均未重创。有一种说法,蒙托霍将西班牙舰队从马尼拉港移至位于加维特的海军船舶厂,表面上使马尼拉免受炮火的破坏,但实际上这位西班牙统帅早已预料到了战役的结局。他事先将舰队转移至加维特浅水区,保证了战舰不会完全沉底。如此一来,面对即将到来的惨败,西班牙海军依然可以保全船上一干人等的性命。

美西海战油画

海战是打赢了,可后面的事有点尴尬,兵力所剩不多的杜威舰队却没有能力保住美国对马尼拉的占领,他所能做的一切就是封锁马尼拉海岸,杜威带领舰员们伪装成陆战队员登陆了菲律宾,足足等了一个月才等来援军。相比海军的神速美国陆军在战争中反应就成了乌龟,4月23号,美国总统才下令临时征召的部队并没有做好作战准备,5月16日,美陆军第八军陆续由旧金山海运菲律宾,自6月底至7月底,全部登陆完毕。在美国军队已经包围西班牙军队,西班牙大势已去的同时,美军舰队司令和西班牙总督贾德内斯通过比利时进行了外交谈判,谈判的内容就是:美军和西班牙军假装打一仗,然后西班牙军队就投降,菲律宾这块土地西班牙就让给了美国。此举是因为西班牙政府担心向菲律宾革命军投降,马尼拉被革命党控制后,西军和在菲西班牙侨民会受到 ;美国则希望尽量削弱革命军的力量,以便战后自己成为菲律宾的新主人。8月14日,贾德内斯命令在菲全部西军向美军投降。华盛顿指示决不允许菲律宾革命军进驻马尼拉,必要时刻可采用武力。

西班牙加勒比舰队自2月25日首战以来,在一系列小型海战中逐渐覆没;4月29日,西班牙决定由本土调遣一支舰队增援古巴,由帕斯夸尔·塞尔维拉少将负责指挥;5月19日,西班牙舰队在古巴岛南岸圣地亚哥海港出现,美国海军得知后立即封锁该港,7月3日上午9:30,古巴圣地亚哥海战爆发,威廉·桑普森准将率领的美国北大西洋舰队9艘兵舰围攻塞尔维拉指挥的西班牙舰队6艘兵舰;强大的美国舰队攻占了圣地亚哥港。西班牙舰队仓皇逃跑,可是,西班牙舰队开进了一条极为狭窄的水道,彻底失去了抵抗能力,被美舰一一击沉。在菲律宾舰队、加勒比舰队均覆没后,西班牙海军决定退守伊比利亚半岛本土,不再增援加勒比海和西太平洋作战;而由于古巴、菲律宾大部分地区皆被本土革命军控制,当地西军粮饷弹械补给全无;至此,美西战争胜负已决。

5月14日,谢夫特将军指挥的六千名美军登陆部队从基韦斯特出发,20日到达圣地亚哥港,美国内战时期的英雄谢夫特将军指挥的名美军登陆部队从美国南端佛罗里达群岛的基韦斯特出发,于20日到达古巴圣地亚哥港,仓促作战的西班牙军队根本招架不住谢夫特的进攻,美军在仅仅损失5匹战马的情况下登陆成功并发起了连续攻击。6月7日,美陆军部要求美第五军立即实施古巴登陆战;第五军6月7日开始实施登陆计划,但从运输到登陆都显得杂乱无章,6月10日,罗伯特·亨廷顿中校率领陆战队人在古巴革命军配合下,在关塔那摩登陆,遭到西军7千人围攻;直到6月20日第五军才在亨廷顿中校一再催援下由佛罗里达出发,6月22日,第五军在古巴第二大城市圣地亚哥登陆;经过一些小的接触以后,6月24日,西班牙守军放弃了从代基里到圣地亚哥之间的一个重要防御阵地拉斯瓜西马斯。6月20日,美军占领关岛;守军西军54人未抵抗。7月1日,谢夫特率部大举进攻圣地亚哥东北的一个小村子埃尔卡内,不料遇到了顽强抵抗。驻守埃尔卡内的名西班牙守军与0名美军整整纠缠了一天时间,罗斯福参加了这一战,之前他辞去海军部的文职工作,组建了一个包括西部牛仔老朋友和东部常青藤老校友的兵团,号称美国 志愿骑兵旅,佩中校军衔,后晋升为上校。虽然号称是骑兵,罗斯福是该部队 有马可骑的人。守军曾两次击退美军的突击,但由于美军兵力强大,在 一次进攻中,西班牙指挥官被杀,抵抗遂告终止。在进军圣胡安高地的战斗中,美军分兵二路。步兵进占圣胡安山,骑兵去夺取凯特尔山。当毫无掩蔽的美军走出密林,要穿过草地时,队伍遭到西班牙军炮火的猛烈袭击,西班牙的炮火造成了美军的大量伤亡。顷刻间,只见一个美军中尉,脱掉衬衫,一手握着一支小口径 ,一手拿一把刺刀,率先冲上山头。先进的武器格林机枪发挥了作用。它以每分钟射击三千六百发子弹的速度向西班牙守军阵地不断扫射。在它的有力配合下,美军蜂拥向前,西班牙守军四处溃散。当那个脱掉衬衫的中尉登上圣胡安高地时,由罗斯福带领的骑兵(骑马的步兵,要下马作战)与潘兴率领的两个黑人骑兵团已经冲上了凯特尔山,驱散了西班牙小股守军。接着,罗斯福又以严密的阵势向圣胡安山发动冲锋。西班牙军队不敌撤退,美国陆军此战伤亡一千五百人,其中死二百二十九人,西班牙伤亡仅六百零五人。年7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兼并夏威夷法案」;除了英国以外,世界其它所有国家都在 时间承认了美国对夏威夷的兼并。消灭西班牙舰队后,美国军队趁热打铁,与古巴革命军一起围攻圣地亚哥城。西班牙军队弹尽援绝,抵抗已毫无疑义。7月16日,经西班牙政府批准2.4万名守军全部投降,第二天,美军宣布占领圣地亚哥。被包围的圣地亚哥、关塔那摩、圣路易斯三地的3万西军由美军负责送回西班牙,将级军官由美军暂时羁押;7月17日,三地西班牙军队搭乘美舰离开古巴;美军随后集中兵力围攻哈瓦那和波多黎各;7月22日,西班牙政府通过法国向美国请求议和;7月25日,美国又顺手牵羊,攻占了西班牙的属地波多黎各。10月1日在巴黎开始的美西和谈,西班牙同意割让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威克岛,但拒绝割让菲律宾;麦金利总统最终同意支付给西班牙两千万美元“菲律宾群岛购买费”。12月10日,美西签署《巴黎和约》;年1月17日,美军占领威克岛。

故事还没完,年2月4日,美国军队向驻在马尼拉附近的菲律宾革命部队发动突然袭击。美国总统麦金莱却说:正在给菲律宾人带去幸福、文明和基督教义。由于菲律宾反抗激烈,美国任命第八军第2师师长阿瑟· 准将担任美国军队的指挥官,而阿瑟· ,就是后面大名鼎鼎的道格拉斯· 的父亲。阿瑟· 在菲律宾严格执行三光政策。美军使用焦土政策,将菲律宾游击队盘踞的村庄统统烧毁,只要身上有火药味的男子,立即枪杀,对待战俘毫不留情地执行屠杀政策,并且使用像“水疗”和“绳刑”等等之类的酷刑。美军还在菲律宾设立集中营,残酷虐待战俘和平民,奸淫妇女、抢夺财产的事情在菲律宾各处都在上演!后来美军自己的法律调查委员会,也承认美军在菲律宾犯有令人发指的反人类罪行。

由于美军伤亡太大,年7月4日,镇压不力的阿瑟· 少将被解职,美军加强对菲律宾军队的镇压,而与此同时,刚刚连任半年的美国总统麦金莱在布法罗被刺杀身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遇刺身亡的总统,美军名将西奥多·罗斯福接任总统,在俘虏菲律宾的 卢克班将军之后,罗斯福总统宣布停战。年7月4日,美军驻菲律宾总督威廉·塔夫脱宣布战争正式结束,菲律宾就此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

美西战争开启了美国的争霸之路,直到二战后美国才成为“自由世界”的灯塔,开始推行属于它的“自由市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dt/10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