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在古巴留学的日子
白癜风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前言:上周古巴一“留学生”求助媒体平台想回国的事情一时引起各个官媒报道。 (详见:震惊!古巴一留学生深夜发文求助,12小时后大反转) 今天,我们就邀请了蜂鸟古巴办公室计调经理,同样也是当年公派去古巴的留学生之一,和大家描述下当年古巴留学到底是怎么样的生活? 苦中作乐,在古巴我们学会了如何乐观地对待生活。 我们知道古巴的医疗和教育这两块一直是比较发达的。在年至年曾有一批公派中国留学生来到了古巴哈瓦那这片土地上,攻读本科。主要学习专业有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教育学,旅游专业,医学,护理学。此项目为古巴单方奖学金项目,由古巴铁腕菲德尔.卡斯特罗亲自提议,面向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由古巴政府承担所有费用,支持他们来古巴大学学习。 小编作为其中一员,有幸在18岁的时候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开始了为期五年的本科学习。如今工作和生活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偶尔也会回到以前叫达拉拉(Tarará)的校园看一看,每当路过那里,脑海里总会浮现起曾经苦中作乐的生活,那些年一起同甘共苦的同学们,那些友善的古巴老师们,那些门口卖菜的老农们,那些食堂打饭的大妈们...每每这时候,我就忍不住要深呼吸一下,可能是在缅怀那段回不去的“甜”蜜时光。 我们都知道古巴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美国的封锁下依然坚强地活着,可想而知,这里的生活其实并不容易。相比年后腾飞的中国,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大部分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很少在生活方面受过苦,在加上又在异国他乡,这其中的滋味确实不好熬,不过回过头来想想,也正是这样的经历练就了我们强大的意志。毕竟我们从古巴毕业的同学,几乎个个都跟从新东方毕业的大厨一样,绝对不会被饿肚子。我们就是打不死也饿不死的小强本强,对比曾经这段留学生活,想想自己现在的生活,那简直不要太好。 下面就跟小编的照片一起走一波回忆杀吧! 宿舍楼。寝室就在这里啦。每个寝室住14个人,有七张高低床。每层楼大致有10个寝室,两个公共卫生间加洗澡间。经常会停水,而且不定时,有时候洗澡洗着洗着突然就停水了,不知道你们是否体验过全身刚打上浴液,结果停水了,被困在浴室里时的窘迫,这时候只能看看旁边是否有人,然后大喊一声,托人找寝室的人拿水来救急。当时的我们习惯拿喝完的5升大桶矿泉水瓶接满水存着,以备不时之需。 ’‘’‘‘食堂的餐食。说实话,刚到古巴的一个月里,我都觉得伙食很好,每天每顿都有肉,鸡腿,火腿,牛肉块,鱼,还有黑豆饭,黄米饭,白米饭,饭后还会发小零食,比如威化饼干(这个是我第一年发胖20斤的元凶,害的我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每天相约小伙伴一起不吃晚饭,绕着学校最大圈跑一圈才减下肥来,要知道上大学之前,我可从来没和减肥聊过天)。但是在第二个月的时候,就发现食谱算下来也就有六七种,不是吃鸡腿配黑豆饭,就是牛肉黑豆饭,或者就是把黑豆饭换成黄米饭。再加上,这边不怎么吃蔬菜,沙拉也只是把包菜或者黄瓜西红柿切了生吃。吃来吃去就这几种肉类和饭类,偶尔换个西红柿酱煮的巨软意大利面(这个实在不太符合中国人的胃,我们都叫它死亡套餐,煮的太软,以至于面都变成了面糊,完全体现不出意大利面的劲道)。我们这中国胃走到哪还是得来点儿中国饭,哪怕煮碗白米粥。最后就是去街上买个小黑灶或者电饭锅,自此便开启了我们走上新东方的学厨之路。 -黄米饭配火腿。 -早餐(面包,鸡排,牛奶)。 -古巴当地产土可乐(每顿饭都发,后面我们全把发的可乐拿去跟古巴人换青菜或者点心) -中国新年时,古巴人特意为我们准备的新年大餐,那个黄色的面疙瘩是古巴人为我们准备的饺子。 -新年时食堂被拼在一起的餐桌,平时一个桌子坐四个人。 -国内的春晚,我们的春早。每人从半夜就开始准备一道菜,第二天早上拿到班里一起看春早。 -很快就被消灭的饭菜。 -参加中国驻古巴大使馆组织的留学生新春招待会,因为大家都太想念祖国的食物了,使馆准备的食物被一扫而光。 -平时业余时间小打小闹,顺便参加一下哈瓦那市的大学生艺术节,也许是古巴人没见过中国的舞蹈,觉得比较新颖,我们的节目一路获奖无数。 -预科毕业典礼。当时还是高教部部长的迪亚斯卡内尔,如今的古巴主席,参加了我们的毕业典礼。主席台上中间那位就是主席先生。 -教室。 -我们在一个叫达拉拉的校区。是一个海边度假村,没错,风景很棒,每当想家的时候,还能去海边坐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呢。 故事太多,回忆起来几天几夜也写不完,今天就先写这么多吧,改天有空再跟大家分享更多我们在古巴留学时期的有趣故事。 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dt/4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安雪鞋猫卖雪鞋猫哪里有卖雪鞋猫多少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