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言跟我们说说

关于“街拍”你有什么疑问\想法?

或许还能被校长的翻牌哦~

-摄影师/张千里-

-文/张千里-

-整理/yy.Lee-

从第一次年开始,我前前后后一共去过4次古巴,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一去再去呢?其实关于古巴有很多很多的内容可以讲,那么在这里就谈一谈我自己的感受。

哈瓦那老城

热烈的阳光、缤纷的老爷车、破败的西班牙建筑、深色的人种,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古巴,这就是哈瓦那。世界文化遗产的所在地,这种组合常常让人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老城区的中心倒不像是古巴人民的哈瓦那,确切的说,是游客的哈瓦那。络绎不绝的游客穿行在这个主题公园里,流连忘返,心满意足。

配上热烈的爵士演奏和海明威最爱的Mojito,抽上一口雪茄,好像这个不怎么富裕的地方也没什么烦恼。

特拉尼达

要欣赏漂亮的建筑,去特立尼达最为合适。

这里有着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色彩艳丽的美丽屋舍,它们鲜活地再现了古巴人年前的生活方式。中心城区依然铺着鹅卵石,街道上时而有人骑着骏马走过。

具有西班牙审美艺术,与热带风情的房屋都极尽艳丽之能事,明晃晃的颜色配合精美的铁艺窗栏,在强烈的加勒比烈阳下让人晕眩。

不过这对摄影师来说是最美妙不过的音符,沉浸在这穆德哈尔式风格中不能自拔。

古城东北方向的小山坡上有一座古老的建筑,那是建于年的圣烛节圣母教堂,《国家地理》的一本读物上有它的照片,让我决定要去特立尼达看一下这座古老的建筑。

时间挑在傍晚,猛烈的阳光开始褪去,柔和金色的斜阳洒在山坡上。

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慢慢环视这座古老的建筑,然而当我绕到教堂背后,我震惊了。原来教堂只剩下正面的墙壁还比较完整,两侧和背面以及房顶几乎都已经坍塌,在这样的心情下,我默默地退后,用广角镜头给她拍一张有尊严的照片。

谁知道我下回再来古巴的时候,它还剩多少残垣断壁呢?7年之后再次拜访,教堂外开满了艳丽的鲜花,而建筑本身却濒临坍塌,曾经的辉煌最终败给了岁月。

古巴人有着中南美洲特有的慵懒,喜欢坐在临街的屋子内避开阳光乘凉,透过漂亮的落地铁艺窗栏打量着过路人。

当我们在老城闲逛的时候,街道两边那些敞开的门里,到底有什么惊喜等着我们不得而知。只有当你擦身而过时,才得以窥视其中奥秘。每一扇窗里面都有不同的景致,也成为“窥视”古巴人生活的一扇窗口。

此时街道上的光线与屋子内的光线相差非常大,必须控制好曝光才能获得很好的影调效果。

老爷车

明黄、亮绿、粉红、大红、黑色、白色,各种颜色的老爷车停在那里,基本上都是几年的美国车,克莱斯勒、凯迪拉克、福特、雪弗兰等等。早些年物资匮乏,这些老爷车全靠能工巧匠利用不知从哪拆来的零件,修修补补,成为哈瓦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几年物资慢慢开始丰富起来,尤其是在电影“速度与激情8”之后,这里的老爷车的品相也开始向电影里看齐,精致铮亮,只有当你坐上去时才发现沙发座椅底下的弹簧还是一如既往地“膈”屁股。

这些老爷车就是古巴当年被封锁后类似于“急冻”的历史。从这七年间的变化来看。化冻的速度正在加速。

切·格瓦纳

切·格瓦纳是古巴最标志性的符号,早就被国际小商品市场打造成世界级的流行ICON。

他的头像充斥在大街小巷的各种旅游纪念品上,也被刷在巨大的户外宣传牌上、建筑外墙上,甚至被人当做发型,或者纹在身上。

△张千里/摄,作品《古巴的脸》在全球旅游摄影大赛上获得一等奖,并获得年度优秀旅游摄影师称号。

7年过去了,切·格瓦纳的头像越来越少,美国国旗越来越多地占据了更多的场合。

在我看来,古巴的现状就好像是一个活化石,经历着我们国家7、80年代经历过的社会变化,那些我小时候懵懵懂懂的事,现在居然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个国家在经历着类似的过程。

凭票供应、外汇券、大统一的薪酬体制、福利分房、社会医疗,以及包括现在慢慢冒头的私有经济,整个古巴的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物资匮乏自然是古巴不可避免的话题,怀着好奇和惊异的眼神在国营商店门口东张西望,也几乎是每个游客必做的事情。

商店里有限的食品陈列在货架上,面包店里的面包非常的粗糙,也没有任何包装,光秃秃的直接码在柜子里。

买菜的商店里凭票供应:

随着一步步的开放和自身的发展,一部分古巴人开始慢慢富起来,时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会有印着卡斯特罗形象的健身房出现。

有人30几度的夏天也不肯摘下厚厚的呢帽,和耳罩式的蓝牙无线耳机

有人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在街头玩着滑板

有人通过地下各种渠道追着最新的美剧

汽车里不挂个小小的美国国旗的话,也会贴张苹果logo的贴纸

一身耐克或阿迪的服装简直就是说“老子有钱”,如果用上iPhone6plus那就是更不得了的事了。

我还见过一位脖子上戴着8根金项链的汉子,但是他不愿意被拍,我只好放弃了。后来我也想去买几根金链子冒充有钱人,店员和我说:我们这个质量可好啦,不会生锈的!

我第三次去古巴的时候,网络的限制已经慢慢放开了,通过一些公共区域的热点可以无线上网。深更半夜都能在黑漆漆的教堂门口,看到一些被手机屏幕照的惨白的脸,可吓人了!

等我半年后再去,那里已经可以直接用境外手机卡漫游3G上网。BTW,古巴居然能够访问那些“不存在”的网站。

挑战

Alexwebb曾对我说过,去古巴拍照挺有挑战性的,因为那里的颜色、光线、环境,会让你迷失,而且这么多人拍过古巴,怎么让自己的片子和别人不一样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觉得一点都没错,第一次去古巴确实有那种迷失感。

随着去的次数的越来越多,对古巴这个国家了解越来越深,我慢慢脱离了哪些表面上的形式上的符号化的镜头,开始寻找真正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属于自我的视觉表达。

这是我花了7年时间慢慢找到的。说实话,这7年时间里,我在古巴的项目上也成长不少。

还是那句话:摄影的事,急不来。

如果你也想去古巴拍摄人文摄影,可以扫码了解一下年12月份的「古巴街头摄影Workshop」

我带着你一起去古巴,一边教街头摄影的拍摄技巧和方法,一边带你在实地拍摄精彩的人文作品。

-END-

lostinCUBA更多美图!!

请回顶部播放《原来这么拍》

相关节目

直击街头,6个技巧让你的街拍更加从容:原来这么拍集

点击图片,一起参与精彩活动!

12月,跟着张千里深入人文街拍圣地——古巴,在旅途中拍出你的人文片!

加入「他山之石」,学习复盘,发现问题,突破摄影瓶颈!

..................................................................

近期推荐?

那些妙趣横生的「街头人像」

他山之石精选vol.3

「MusicMoment摄影比赛」那些动容瞬间!

张千里:先把照片拍好,享受其中乐趣,再谈主义

一只“北极熊”获得了18年无人机摄影大赛大奖

在你开始拍拍拍之前,决不能忽略的一件事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dt/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