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简介

“好书分享”栏目是华工秋韵阅读会于年3月推出的栏目,该栏目通过精选经典优质书籍、邀请阅读会成员录制诵读音频、为大家分期介绍一本好书,目的是在华工校园营造“阅读经典品味佳作传承中华文明共建书香华工”的氛围。

本期推介:

《岁月华园》

主编:杜小明王迎军

出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园所在地是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一部分,年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工学院继续在石牌校址办学,并与有关院校系科在此组建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岁月华园》以华南理工人的视角,回望过去,找寻往日的点滴记忆。本书以对华园历史上的人、事、景等的回顾、讲述、描写为主体,全景式地展现华园20世纪40年代至21世纪初师生员工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园景变迁等方面的情况。本书由五部分构成。“同窗谊深”“师生情长”“火热青春”“沧桑往昔”“校景怀旧”。其中,有师生实习实践的难忘经历、战斗中的火热青春、鲜为人知的往事回眸;有校园景观的怀旧故事、校史长河中的浪花拾贝;也有大学生活的喜乐与哀愁、同窗之间的情深意长、校友聚首时的百感交集;更有教师潜心钻研,投入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忘我境界的生动场景。(摘自《岁月华园》后记,略有补充)

45年环跑散记

作者:陈国坚

我的所谓环跑是指环绕一地或沿一路往复慢跑而已,就像年11月27日我所参加的全校教工环湖跑那样的体育活动。

课余或业余环跑,不是我体育爱好里的主项,我有比之感兴趣的其他项目,至今也如此。环跑起初是强化身体素质而为之,参加工作后,则是为响应号召或带个头跑一跑,如此前后跑了45年。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号召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象征性长跑活动,以声援古巴、刚果(布)(今刚果共和国)、刚果(利)(今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的民族独立运动。当时设有多项从北京或学校所在地至古巴首都哈瓦那、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刚果(利)首都利奥波德维尔等长跑线路(像华工于年春夏组织学生二万五千里长征锻炼,5月5日举行环东湖接力赛)。我是从年年初起参加这项活动的。相邀三五个有毅力不恋床的同学,每天清晨悄悄离开集体宿舍,沿校外一条公路来回跑上3千米后才回校。除寒暑假外,风雨不误。就这样到高中毕业前,我通过了飞行员的体格检查。环跑成为我日后追求体格与身心的健康、健全的源泉,因而欣然地接纳这种锻炼方式。

在华工念书的时候,跑步只是我课外体育锻炼的热身手段之一。但到了年9月初至年7月中旬,我与同学住在工厂,以完成大学最后一年的学习任务,课余体育锻炼的条件不及学校,跑步便成了较为可行的锻炼方式。此间我当班长,每日清晨风雨无惧地带全班沿厂外马路跑15~20分钟路程。

毕业留校后,跑步依然是我业余体育锻炼项目的副项。后来的一个号召,即参加年度的环跑活动,使8年环跑变换形式延续了下来。

年广州市为活跃群众体育运动,号召机关团体、大中专学校,不分何方管辖或系统,从当年起,每逢春暖花开的3月天,择日于下午分区分片地集体长跑,希望形成制度,长久坚持。学校所在地的石牌片区众单位与团体,一起应声相约:届时举示单位旗帜跑出单位后,不需相候聚齐,径直往岗顶,再顺马路沿天河机场、医院、广州市第二师范学校等必经点后,方允折返各自单位,全程约万米。其时我是班主任,自然得带头跑。

是年我所在的广东化工学院,首批工农兵学员不足人,在校教职员工有近百人,长跑队伍共约人,似是倾巢而出了。当年在“左”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教职工被集中到距校数百公里之遥的山区“五七”干校,丢弃业务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改造旧思想,接受政治历史审查,未经省批准而擅回校者,将受处分。已回校的庆幸自己早于他人被“解放”归队,因而情绪较好,许多男女教职工乐意参与这类于己有益且无大碍的活动。何况,跑万米对不少人不觉为难。那个时代粮油副食供应有限,人们的营养普遍较差。身形精瘦体轻,鲜有胖子,黑黄肤色菜色脸容,都是当时的常态。体力差一点的,咬咬牙大都可坚持跑。争先,不甘落后,同样也是当时的常态。

这年3月上旬一个周六下午,全校集合于柠檬桉林里(今工商学院汕头楼、18号楼及文化广场所在地)。春光洒落在衣着陈旧灰蓝一片的人们身上,也洒落以草绿旧军衣为主色的学生身上。动员后,大家顺路跑离校园,一路与众多单位的队伍不期而遇。抵岗顶时,人流已是浩浩荡荡地涌动向前。路上虽然人多,马路约3车道宽,但那时车辆很少,偶见一两位民警在维持交通秩序。

其时,林彪折戟沉沙温都尔汗的年“九一三”事件还没发生,他所掀起的以毛主席语录统帅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极端形式主义做法仍普遍。学校动员时必庄重地引述语录。例如:“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运动。”或转引“体育是关系六亿人民健康的大事”等语录:此间虽不再执红皮语录本在半空摇动,但适合运动中齐唱的语录歌,如李劫夫所谱曲的“下定决心,不拍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或主席语录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等必会八方呼应,酣唱半日或长久地有节奏地呼喊着。不同单位的队伍和着同一个节拍徐疾有序慢跑:有的队伍刻意齐齐顿足,制造令路人回望的声响动作,引来他队仿效;一些男生借大汗淋漓之时,脱去厚衣在队中顺马由缰,尽兴而奔。虽然多数路段是砂石路而非柏油或水泥路,多年支援农村夏秋收、农田水利建设,尤其有干校“修理”地球的经历,使许多教职工练就铁腿铜脚板般的本领,跑起来与学生不相上下。有的抛却平日的敛蓄,脱下解放鞋,撒开脚丫欢跑。这算是苦中作乐吧。只有在这时,众人脸庞才泛着红润的光彩,一改出发前的苍白。

野外万米跑后来止于年。

原因是早先为郊区的石牌片城市化建设迅速推进(年5月24日天河建区,石牌片入其内)。例如,途中的天河旧机场旧址,因修建全国六运会用的天河体育中心而进入全面施工的繁忙阶段。施工车辆与机械设备川流不息,长跑队伍与之相互干扰。此外沿途存在多个受阻点,使得成片跑时,一阵蜗行牛步一阵蜂拥而上,如过江之鲫散乱,交警忙得团团转。年后,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广东,尤其作为省会城市的广州市,广货大举“北伐”,通衢大道的岗顶一带南来北往的货车多;这时,学校进出市区的主干道五山路的必经点五山铁路口,因粤港两地经济的紧密联系,广深铁路客货列车密度加大,道口铁闸频频启闭。而华工学生已从当初工院、化工两院区区共7百余人,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7千之众的规模。队伍常于道口、华师后门及岗顶一带被分割、裁截,有好多回队伍“瘫瘓”在从学校中山广场到岗顶沿途,无法首尾照应。

环境已不适合分区成片跑,及时终止实属必然。石牌片最终一次的群众万米长跑,定格于年3月31日星期六。

14年公众长跑活动,除个别年份,都安排于周六下午。其间,悄然发生许多变化:“九一三”之后,主席语录不再滥用,但长跑活动泛政治化在年达到极端:当年的3月6日,工学院别出心裁地以武装示威长跑形式,显其“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铁血雄心”;而化工等其他院校及地方机关团体不予理会,依原约于3月27日开跑。有的年份因天气原因,学校临机果断缩短路程。如年3月29日,大家虽然领到广州市体委发放的“广州地区万米越野跑纪念”卡,但当日天公不作美,于是在环华工华农两学院野外约跑3千米后,就“打道回府”;因城建原因,从年起,全程缩短至8千米左右,改由广州地区越野跑组委会所发的纪念卡片上也不再印有“万米”等字样。恢复全国高考招生后,许多中青年教师工作渐入佳境,但同时精神压力加大,健康状况渐不如前,8千米已成畏途,仍存以往迎风追日的豪雄之气者已属少数。到了年,除从事学生工作的大多数政治辅导员及年轻的班主任尚能跟学生尽兴畅跑之外,其他教职员工加入者已无多,唯学校副院长郭仁义却能带领我们跑10多年。年学校有个现在看来惹人忍俊不禁的规定,因视运动衣裳为非正统着装,故而禁止披此装者出入教室与办公场所,以正校风云云。其实当时的运动服较之现在,显得很“土”,只是化纤质地在未起毛球前一时挺括、光亮,很吸引人。一些领风气之先的学生便积极地串联他人,于长跑时可怜地摆一摆“显”,顾盼自雄,却倒也招来众人喝彩。以后市面上运动服普及,陈规也已失效,披衣悉由尊便,队伍才色彩斑斓,褪尽当年一片草绿与灰黄。从前跟队的所谓“救护车”,不过是在货车上放两三把椅子,一两名医生、护士在车上照料被反复动员才勉强上车的零星不适者。年后就改用客车了。以后学生体弱者渐多,慢慢地男女生多有主动请求照顾的,尤其是平日缺乏锻炼的一些学生。有的年份沿途“收容”,居然载了半车人。

集体环跑停一年后到年恢复时,另起炉灶:一是改为环校跑,名唤“教职工迎春环湖跑”,并无学生参加;二是操持者从体育教研室改作校工会。

集体环跑恢复首年仅余人响应,场面冷清。头脑灵活的校工会即从第二年的年起,分年龄段,设2千米、2.9千米、3.9千米及4.8千米4项跑。约从这年起,奖励跑完全程者。奖品为红棉牌或嫦娥牌铁壳印花2磅装热水瓶、浴巾、洗脸巾以及许多人喜用的力士牌香皂等。大概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定律”起了作用,当年参跑者跃升到近人。由于有物激赏,得奖者额手称庆,旁观者热捧,场面足够热闹。推行物质奖励在那时是个敏感话题。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对所谓“物质刺激”“物质挂帅”的大张挞伐、批判,不绝于耳。改革开放数年后,摒弃泛政治化的传统,以社会工作的专业观念去发动与组织群众体育活动,还体育原有的欢快与明朗基调,也还是需要思想领先一步的勇气的。

年的环湖活动引入两家有些经济实力的单位——校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务处协办,扩大奖励面与奖品分量,加强组织发动工作,参跑数大致为人;年又邀请校劳动服务公司协办。约从这年起,对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全程、着装整齐划一、参跑数占单位总人数比例高的优胜单位给予加分奖励。这时所发奖品更精美。于是,参跑数又增至多人。

如是,经几年的努力,逐步地完善与调整一系列调动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措施和办法,又广开购买奖品的资金来源。以后,参跑单位逐渐遍及学校各大小单位和部门。自年起,参跑人数就一直稳定在多人的水平上,约为在职教职工总数的2/3。而在年里,因大学城校区师生就地大规模参与,使得当年总参跑者达近万之众。奖励面从年只是三两个单位,到年扩大至十五六个,约从年起,则惠及全体参跑者,所奖物仍为日用消耗品;所跑路程早几年就压缩到约2千米。环跑日以往定在新年之初某个周六下午,自年正式推行5天工作制之后,就改为岁暮天寒或学期末某个周四下午。故而环跑后来冠以年度迎新或健身环湖跑之名。年鉴于大学城校区学生加入该活动,从这年起就改称环校健康跑。

经多年打造的环跑群众体育活动蔚成风气。许多参跑者在历经多年后,情随事迁,态度已有嬗变:昔前参跑,辛苦跑下争取得奖图个新鲜刺激;以往艳羡别单位服装清新美观,现在比其更好的自己已穿过多套,早习以为常;当年单位为跑步统一置装时,部分女性参跑者会为日后褪去的“战袍”,能否得体地加身于夫君或子女而盘算所取尺码,如今伊人尽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dt/7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