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m/1271.html

  撰文/刘鹏鹏·南苏丹瓦乌

  编辑/渝夫·中国天津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国度和境遇;同龄的孩子,不同的成长环境。通过鹏鹏的日记,我们再次“看见”南苏丹难民营里孩子们的窘迫生活环境。在这个动荡的国度,和平依然是稀缺品。

  年12月30日,星期四,南苏丹朱巴,中国第十二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分队第二梯队抵达任务区第18天。

  这几天看了几篇关于南苏丹局势的文章,里面分享了一些当地孩子的照片,记录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看后感触良多,一吐为快。

  在一张照片里,几个南苏丹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团团围住处于静止状态的联合国维和车辆,一个个伸出双手,向维和人员索要食物;他们的眼神里,透露着对食物的极度渴望与执着诉求。

  据有维和经验的战友讲,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车上往往也会预备一些食物,以期对当地人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而南苏丹的孩子们早已习惯向维和人员索要食物,并且熟练掌握了相关套路,一般先由一两个小朋友向维和人员靠近,嘴里说着:“food,food”,一旦维和人员把食物拿出来,就会有一大批孩子从角落蹿出来,迅速将联合国车辆团团围住,纷纷索要食物,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一位维和经验丰富的外事翻译讲,这些孩子食物对食物的索取没有底线。比如,如果之前联合国维和人员曾经给过一些孩子食物,再次遇见同一拨孩子里,碰巧车里又没有食物可供发放,就会得到这些孩子的憎恨,他们就会向你投掷石子,借表达自己的愤怒。由于这个缘故,联南苏团后来作出规定,严禁维和人员擅自向当地人赠发食物。

  仔细想想,这些可怜的孩子并没什么过错。他们从记事起就住在难民营,缺吃少穿,上不了学,没人告诉他们什么是对错,没有养成向帮助自己的人说谢谢的习惯,更别说什么心怀感恩了;他们只知道遇到外国人要乖巧一点,因为这样可以得到食物。在他们的意识里,等待救济、生存下去就是生活的全部;至于读书,那是非常遥远的事情。

  再想想我们国内的孩子,不用担心吃不好穿不暖,每天有学上有书读,可以尽情遨游于书海和网络,多个维度去了解认识这个世界,可以吃炸鸡喝可乐玩游戏,周末还能去游乐场尽情放松。在中国孩子眼里,大抵只有莺飞草长、阳春三月。

  战争和内乱,让原本同龄的孩子过着天壤之别的生活。比如南苏丹的孩子们,只能住在用茅草和泥土堆积起来的房子里;他们的父母没有土地更没办法靠合法劳动养家糊口,只能默许孩子去偷去抢、去讨去要……

  孩子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一个国家的希望。难民营的孩子们,你们何时才能捧上一本书,何时才会有人告诉你们何为是非对错,何时才能像中国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

  唯有加快和平进程,尽管实现国家和平。

  刘鹏鹏年12月30日18时草于南苏丹瓦乌维和营地,渝夫年1月1日晨修改完善于中国天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dx/1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