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满哈瓦那翻过藩篱的另一头,原来那
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09122.html 今儿推荐的音乐 来自古巴 要说为什么 因为它们被遗忘得够久的了 说起古巴 不知道你会想起什么咧 雪茄 贫穷 欲望 激情 ... 如果你戴上耳机 认真听听上面这段旋律 你会发现 它真的好美哒 上个世纪的某一天 有一群来自古巴的老头 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 疯狂地摇摆他们的身体和灵魂 说起这卡内基音乐厅 (CarnegieHall) 向来是殿堂级别的地儿 在里面演出的 通常是世界级的 交响乐团或者是乐手 里面的观众 常常也是非富即贵 只有尊贵的古典音乐 才能对得上他们的胃口 那群老头在里面扭来扭去 又是怎么回事咧 年 在古巴的首都哈瓦那 有一家俱乐部开张了 舞台上有大乐队演出 台下是舞池 年轻男女在里面 谈情说爱听歌跳舞 一片欢乐祥和 俱乐部的名字叫 BuenaVistaSocialClub 有个很美的中文名 「远景俱乐部」 好景不长 美苏争霸越演愈烈 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 安了导弹基地 直接威胁苏联 老大哥苏联也不逊色 在共产主义小弟古巴的身上 也安了导弹 弹头直指美洲大陆 核弹的数量 足够把对方夷为平地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互扳手腕 看谁先摁下发射按钮 然后全人类就一起去见上帝了 这就是 「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与古巴 也陷入了长达40年的交恶 政局混乱 社会动荡 远景俱乐部 也只能关门大吉了 乐手们也各散东西 几十年后 一位美国音乐制作人 来到古巴旅行 他叫莱·库德 (RyCooder) 在美国经济封锁下的古巴 海滨大道 老建筑 旧街道 复古汽车 格瓦拉画像 ... 尽是这些东西 但是 他发现 这里的人们 看上去是那么的欢快 像是骨子里 有跃动的灵魂 他知道 这是古巴的音乐 「在古巴,音乐就像河水一样流淌」 库德说 他从居民的口中 得知了远景俱乐部 于是 他开始寻找当年那些乐手 当他找到他们时 发现他们 都变成老头了 一个个都是 七十多、九十多岁的老人家 早已经不聚在一起玩音乐了 库德此行 就是要说服他们 重新找回当年的自己 一番唇舌 老人们纷纷回到俱乐部 钢琴响起 沙锤随之摇摆 小号依然清澈 古老的歌声缓缓流出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根本不需要彩排 即使已经过了几十年 库德趁此机会 在简陋的俱乐部里 把他们的歌声记录下来 制作成了一张专辑 《BuenaVistaSocialClub》 年 专辑在美国推出 立马获得了格莱美大奖 人们如梦初醒 啊 原来这就是古巴的音乐 后来 老人们获得了 破天荒的邀请 于是 就有了文初提到的 他们在卡内基音乐厅的身影 表演结束 场内观众响起了漫天掌声 至于鼓掌了多久 记不得了 大概是很久很久吧 老乐士们很幸运 生命的余光 终于在殿堂上闪闪发亮 演出空前成功 他们走在纽约的街头 接受着现代化的冲击 在一个电话亭前 他们停了下来 想打电话回古巴报喜 电话那头嘟嘟嘟一直响 无论如何也打不通 这才发现 美国和古巴 还没建立外交关系 音乐越过了政治的藩篱 但政治这堵墙 依然冥顽不灵 好消息是 年5月 美国正式宣布 将古巴从支持恐怖主义名单上删除 那一天 应该不远了吧 远景俱乐部的故事 被著名导演 维姆·文德斯 (WimWenders) 拍成纪录片 片名是 《乐士浮生录》 (又叫“乐满哈瓦那”) 我们常常会面对 许多的藩篱和墙 有的密不透风 有的偶尔透光 而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都住着一个叫「自由」的小怪兽 不停刨着墙根 ▲ 窥探柏林墙另一端的女孩 我在墙的这头 你在那头 我只是 想唱歌给你听 那边的人告诉我 他一直在等着我 格莱美之夜:《乐满哈瓦那》拉丁音乐会 ——他们用真情,唱简单的歌曲 其实时间不曾变过。城市的某处也总是如此这般静谧地站立着。变化的,是人们的感受。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一切都优美和动感起来,抒情的歌词仿佛玫瑰色的薄纱,让我们眼中的城市变得轻快和诗意。 这些乐者、歌者、演奏者们,根本无需任何的包装和编排,只是这样站着,就是一部历史、一段音乐、一个百听不厌的故事。音乐是这样充盈着他们的灵魂,音符是他们本身,而他们本身也是音符。音乐在哈瓦那的街头流转。那些说着故事的老人,那些鲜艳的色彩,以及那些可以让人随时摇摆的音乐,美得简直要命。 时间:年1月27日周三晚20:00场馆:广州大剧院歌剧厅时长:90分钟(*演唱配中文字幕)票价:80元、元、元、元、元、元(*2)、元(*2) 格瓦拉 演出,为最懂舞台的你“阅读原文”立即购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dx/5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罕见老照片如果能穿越,你是否愿生活在19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