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美食陆
社群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3830-1.html 绵山,亦名绵上,后因春秋晋国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6米,相对高度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站在绵山正果寺远眺,正果寺的师父一定要我们拍下来。因为这是卧佛的姿势,仔细看头在右侧)山西介休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绵山大道思想、大道信仰和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深邃。绵山三教同源的大道思想,自有其悠久的历史与特殊的源渊。绵山的风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果想要将其每个景观都看到一天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绵山有几处最为精华的地方是一定不能错过的!!!正果寺——“世界奇迹” 绵山正果寺被专家称为世界奇迹,寺内现有历代高僧高道十二尊包骨真容像。这些塑像历经千余年,仍然保持了他们圆寂入灭时的原始形态,筋骨不断,灵气不散,使正果寺成为国内保存包骨真身像最多的寺院,堪称世界奇迹。(四尊宋代高道的包骨真身像在殿内)(八尊高僧包骨真身像在殿内,历经千年)僧人寂灭后一般是火化将骨灰存放进舍利塔内。而绵山却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即得道僧人圆寂后在其肉身上塑像,称为“包骨真身”。绵山现发现保存有这种塑像共16尊。其中云峰寺3尊,正果寺12尊,朱砂洞1尊。现存于正果寺的12尊所塑都是空王佛宋、元、明历代弟子。修复前,部分塑像内的筋骨、衣饰等清晰可辨。经专家鉴定,绵山包骨真身数量为全国之最,绵山包骨真身成形原因为佛道两家修行中罕见的修行境界――胎息坐化。(此为灵应塔,共七层) (灵应塔地宫层有着“镇塔之宝”,一定要进去!我就不放照片了) 我们乘坐景区小交通到达正果寺后,乘坐电梯到达山上(15元/位)。我们先进入了灵应塔内参观,但是这时我们并不知道灵应塔地宫内有镇塔之宝,所以当时并没有进入。后来到正果殿内听师父耐心认真地为我们讲解了包骨真身像以及空亡古佛的故事,才得知灵应塔地宫是一定要进去的。然后我们第二次进入灵应塔到达了地宫。 在这次的绵山之旅中,我认为灵气最浓郁的地方就是正果寺。当我进入到正果殿看见包骨真身像时,内心特别震撼。灵应塔地宫内更是庄严神圣,展出的文物令人大开眼界。 云峰寺——“抱腹岩还愿挂铃” 云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在抱腹岩而得名。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属佛教文化。云峰寺二百余间殿宇,均在抱腹岩的腹内,亦算是一个少有的奇观。寺内奉供当地真神介休,真佛空王佛。空王志超是汉人第一个成佛的,塑像为包骨真身。寺内还保有唐宋元明的碑刻。 绵山的包骨真身像大部分在正果寺里,网上说云峰寺也有3尊,但是我们在云峰寺没有看到。凡事都讲求一个字——“缘”。缘满自然到,缘尽自然散,有缘需珍惜,无缘莫强求。人生很多时候也是需要一点留白才可以。 我们走的路线是从正果寺沿着山间小路走到了云峰寺,路间在凉亭处休息了一会,强度适中。但是从云峰寺下山的时候要下一百二十个台阶,俯瞰会觉得有些难度,但是真正走下去也并不累的。正果寺和云峰寺是我认为绵山必去的地方,接下来是旅行回忆的其他零碎片段。 栖贤谷——“九曲一线天” 绵山栖贤谷是一道蜿蜒而上、九曲一线天的狭谷两边怪石嶙峋,少有草木,须攀十余架天梯才能通过。此谷早在二十五亿年前生成,一条狭长的深沟是天然大理石由水流冲刷形成的奇岩岩沟,构成了沟谷幽深、九曲一线之景。 很有缘的是我们在这里碰到了人超级nice的黄叔叔。我们尝试攀爬了一小段后就开始腿抖害怕,于是马上小心翼翼地下来了。这个峡谷内的栈桥没有防护措施,只能靠抓着靠山一侧的铁索来保持稳定。第三张图是黄叔叔拍下来的(我和锦妹还有泽峰因为害怕都没有爬到图三的位置)。 总而言之,栖贤谷可以去尝试一下,心跳加速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对了,在这里需要给大家排一下雷。进入栖贤谷之后,会有穿着工作服模样的导游跟你说,讲解时附带在门票里面的,所以没有额外收费。但是!!!他们会把你拉到一位算命师傅那里。建议不要跟着那个导游讲解模样的人走。还有就是栖贤谷的顶端是介子推的墓(可以有电梯上去),但是当地的一位长辈跟我讲这个墓是有待考量的,在绵山不远处的介林才是可信度最高的。 大罗宫——“天下第一道观” 三清上,曰大罗。大罗是道家的最高仙境,大罗宫意即建在大罗天上的宫阙。道教认为神仙所居的天界有三十六重,最上层为大罗天。绵山大罗宫高悬于狮子山崖壁之上,高13层米,建筑群总面积3万平方米。 据传,绵山大罗宫始建于唐玄宗时期。后因战乱,原宫早已不存。现在的大罗宫依山而建,为明三暗四的七层仿古建筑,高余米,全宫整体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为目前全国道观之最。大罗宫主殿供无名天尊、无极元君、洪钧老祖。 天桥——“云中栈道” 龙脊岭——“双龙交汇的背脊” 结语 绵山之旅不虚此行!旅行的路上不仅能领略到自然风光,收获到人文历史知识,还能结下一段善缘。 总而言之,“顺其自然”——“骨脉配合何如合则顺其自然而以正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dx/9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新通知沁源庙会灯会有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