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科技绝对的优势面前,人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如果一国的科技领先太多,那很容易对落后的国家造成碾压,最为典型的就是伊拉克战争了。我们今天要讲的,也是这么一件事情。

降维打击:5万骑兵追击英军,英军抬出20架重机枪,击毙2万多!怎么回事呢?19世纪,埃及归奥斯曼帝国管理。而埃及下面,还管理着苏丹国。年,曾参与抢掠焚烧圆明园,及统率常胜军镇压太平军的英国殖民者戈登,被埃及国王伊斯梅尔任命为苏丹总督。

年,英国看埃及国王伊斯梅尔不爽,便胁迫奥斯曼帝国皇帝废黜了他,伊斯梅尔被迫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苏丹人民因遭受到英国、埃及和奥斯曼的3重压迫,导致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年,在马赫迪的带领下,苏丹爆发了大规模起义~马赫迪起义。

期间,阿布达拉率领起义军与戈登的殖民军展开过激烈的战斗,但最终以戈登战死而告终。年,经过4年的武装斗争,起义军已占领了苏丹的绝大部分土地,并攻下了喀土穆。随后,马赫迪被推举为元首,建立起新的马赫迪派国家~马赫迪王国,设首都于恩图曼。

年6月22日,马赫迪突然逝世。去世前,他指定哈里发阿卜杜拉作为继承人。而英国也趁马赫迪王国失去领袖陷入内乱之际,对苏丹进行大规模用兵。面对英军的武装入侵,阿卜杜拉没有退缩,在国家连年战争、饥荒时疫频繁的情况下,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

然而,在英国新式武器和装备的打击下,阿卜杜拉和苏丹人民的反抗方式显得极为落后,也很弱小,毕竟两国间的国力和科技差距太大了。在这举个例子:年,英军将阿卜杜拉逼进喀土穆城。同年4月,为了彻底消灭阿卜杜拉,一小股英军跑到喀土穆城外叫阵。

阿卜杜拉见英军数量如此少,便带着5万拿着土枪和弓箭的骑兵去追击英军。等追到喀土穆北部思图曼的一块空地上时,多英军等候多时。阿卜杜拉见后,没有丝毫的犹豫,也不觉得有诈,命骑兵全力往前冲。可谁知,英军居然抬出20架重机枪,疯狂向骑兵扫去。

短短几分钟,阿卜杜拉的骑兵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接连倒下,人和战马的尸体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伤亡极为惨重。可阿卜杜拉不愿意撤退,继续下令骑兵向英军防线冲去。然而每次冲锋换来的,都是没必要的牺牲。仅仅一个下午,阿卜杜拉军队全线败阵,不得不撤退。

在这场战斗中,英军击毙阿卜杜拉的骑兵2万多,还俘虏了多人。而英军自己,仅有47名士兵阵亡。这就是科技带的差距,这就是降维打击。之后,英军趁机攻陷喀土穆,马赫迪王国就此灭亡·。接着,阿卜杜拉率残部退守科尔多凡省,继续进行游击战,直至战死。

后来,这场战役被称作恩图曼会战。而英国日后的首相·丘吉尔作为当时的战地记者,也见证了此次会战。他说:“英军的胜利,其实是高能炸药、马克辛机枪和达姆开花子弹的胜利。”(喜欢的话多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jp/1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