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唱颂歌山东教育新闻网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756949.html 《我们走在大路上》是一首影响广泛的红色歌曲,旋律激情澎湃,节奏铿锵有力,表现了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 《我们走在大路上》的词曲作者是劫夫(原名李劫夫),他在学生时代就参加过抗日救亡运动。年,劫夫奔赴延安,加入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第二年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劫夫的音乐创作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代表作有《歌唱二小放牛郎》《狼牙山五壮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沁园春·雪》《哈瓦那的孩子》《我们走在大路上》等。 回顾《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创作过程,要从年说起。这年7月21日,时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的劫夫乘坐从沈阳出发的12次特快列车前往北京,中途山洪暴发,列车被困在一处高坡上,进退不得。在身处险境的三天三夜中,劫夫与乘务员一起,安抚旅客,处理意外情况,还从洪水中抢救了多名农民群众,把他们安置到车上。有位农民的媳妇被洪水冲走了,劫夫跳入水中,游了几十米,终于把她救了上来。还有一位老大爷,突然失去了知觉,劫夫立刻赶过去为他做人工呼吸。12次特快列车脱险后,被沈阳铁路局授予“红旗列车”称号。列车长张敏媛还被邀请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建国10周年庆祝大典。在谈到那惊心动魄的三天三夜时,张敏媛特别提到了劫夫,称赞劫夫在抗洪救灾中不仅是战斗员,还是指挥员。 12次特快列车上的所有人与洪水搏斗的事迹,也深深感动了劫夫。乘务员与广大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共渡难关,这是多么雄壮的气势、宝贵的精神啊!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涌上劫夫的心头。然而,正当劫夫准备创作的时候,他在政治生活上遇到了挫折,健康也出现了问题,原定的创作计划只好暂时搁置下来。 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下,共和国告别了艰辛的3年困难时期,开始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全面复苏。劫夫的所谓“右倾”问题得到甄别,身体状况也明显有了好转。他认为,作为一名被党培养和人民哺育的文艺战士,理应把党和人民百折不挠、回天再造的精神写出来,唱出来。于是,他以此为主题,结合在12次特快列车上的感受,写下了《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初稿。初稿只有基本旋律,没有歌名,也没有副歌。恰巧这一年的6月14日,周恩来总理来到沈阳,观看了辽宁省文艺工作者举办的一场歌舞晚会。演出结束后,周总理接见了劫夫,询问有没有创作新的歌曲。劫夫就把那首尚未定型的歌曲轻轻唱了一遍。周总理听了,十分高兴,予以充分肯定,并慷慨激昂地说,党和国家有力量率领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战胜困难,继续前进。他还对歌曲提出了几条宝贵的意见。周总理的一番话,使劫夫深受启发和鼓舞。此后,他立即对歌曲进行了修改,加了副歌,并把周总理的原话“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用到歌词中。歌曲定名《我们走在大路上》。 劫夫有个习惯,每当完成一首新歌,总喜欢唱给各种人听。这次也不例外。有一次,他走进一家商店,把歌曲唱给素不相识的售货员听,然后诚恳地征求意见。还有一次,他走在北京的大街上,突然敞开衣襟,昂首挺胸,高声唱起了《我们走在大路上》,引来路人好奇的目光。在他的请求下,文艺家吕骥、孟波、卢肃都对歌曲提出过修改意见。 由于多种原因,《我们走在大路上》共有4个版本。年版是最后一个版本。现在,国内外演唱者使用的大多是这个版本。一首歌曲一改再改,依然广为流传,说明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经得住历史的汰洗和时间的考验,不愧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著名音乐编辑林成敦曾在《音乐生活》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唱而不衰,析而见长》一文,称赞《我们走在大路上》“是一首牵系着全国人民之心的重要作品,主题鲜明并富有教育意义”,“作者从表现内容的需要出发,既遵循格律,又大胆突破,因而给人以崭新的感受”。 年,劫夫因病去世。他的老战友、《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词作者方冰,不顾80岁高龄,抱病参加了劫夫的骨灰安放仪式,沉痛地说:“老哥,您安息吧!您的歌曲将永远流传!”事实验证了方冰老人的肺腑之言。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万名群众一起,同声高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同年,“劫夫作品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隆重举行,《我们走在大路上》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年,在首都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盛大阅兵式上,展示60年代建设成果的方队伴随着《我们走在大路上》的雄壮乐曲,昂首通过天安门广场。进入21世纪,《我们走在大路上》依然在祖国的大地上回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tx/10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通讯逆行生命兄弟中国医疗队援助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