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有一次在节目里说,他们那一代人,如果没有读过海明威,都不能被称作是文艺青年。

张爱玲说,《老人与海》是她看过的国外书籍里最挚爱的一本。

在上世纪人才济济的美国文坛,海明威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而论精彩程度,他的人生也丝毫不比他的小说逊色。

01

与“不刺激不成活”的人生相比,海明威的童年稍显平淡。

父亲是医生,喜爱大自然,从小就带着海明威外出打猎、钓鱼;母亲一身艺术细胞,在音乐方面很有造诣。

海明威呢,就在父母双方的熏陶下渐渐长大。

猜猜哪个是小时候的海明威?答:右一。

如果非要讲一点八卦的话,那应该是海明威小时候曾被母亲当作女孩来养。

母亲一直希望能有一对双胞胎,然鹅天并不总是遂人愿。

怎么办呢?只好委屈一下海明威了。

母亲把他和比他大18个月的姐姐打扮成了一对双胞胎,穿一样的裙子,梳一样的发型,还让他们睡在专为双胞胎设计的婴儿床里。

直到5岁,海明威才被“恢复”男孩待遇。

别管这事儿是真是假,一向以“硬汉”著称的海明威肯定是不怎么喜欢的。

据说,他还为此警告过母亲,如果对别人说出这个童年秘密,就断绝她的经济来源。

02

海明威的人生第一次显示出与众不同,应该是在他高中毕业那年。

那一年,18岁的海明威没有听取父亲的意见进入大学深造,而是选择来到《堪萨斯城明星报》,做了一名实习记者。

在这里,他开始学着怎么用最简洁的文字把故事写得富有吸引力和冲击力。

年轻时候的海明威,真的很帅啊

人生会“脱轨”第一次就会“脱轨”第二次,实习记者生涯还没满一年,19岁的海明威就应征红十字会救护车的驾驶,奔赴了“一战”战场。

在那里,海明威第一次见识了战争的残酷和死亡的忧伤。

他也没能如愿在战场尽情挥洒自己的满腔热血,因为短短一周之后,他就因为中弹撤出前线,医院养伤。

米兰养伤期间的海明威

医院,海明威爱上了比自己大7岁的护士艾格妮斯。

这段感情后来随着海明威回国无疾而终,但艾格妮斯的形象后来却永远留在了他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之中。

《永别了,武器》(AFarwlltoArms)

03

短暂的战场经历之后,海明威回到了过去的生活轨道上,他继续以记者身份给报社写稿,并在20岁这年遇见自己的第一任妻子海德莉,次年与之结婚。

海明威与第一任妻子海德莉

婚后,海明威以《多伦多星报》驻欧记者的身份和妻子来到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地方——巴黎。

日后这段在巴黎的生活被他以无限怀念的笔触写进了《流动的盛宴》一书中。

《流动的盛宴》(AMovablFast)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人才荟萃,简直是文学艺术爱好者的天堂。

很多日后在文学艺术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毕加索,庞德,海明威,乔伊斯,菲茨杰拉德,T.S.艾略特……在这里奋斗,也在这里成名。

在那个文艺鼎盛的巴黎,说不定随便推开哪一家咖啡馆或酒馆的门,你就能看到他们之中的某一个正在手举酒杯,高谈阔论。

电影《午夜巴黎》中的菲茨杰拉德夫妇

在巴黎,海明威的文学生涯也正式起步。

他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与短篇小说集《我们的时代》,再后来的《太阳照常升起》则是他第一部成功的小说。

《太阳照常升起》(ThSunAlsoRiss)

在《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辞里,海明威引用了斯泰因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因为这本书,海明威成为了“迷惘的一代”的命名者,也是这个流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04

年,29岁的海明威离开了巴黎,在此之前,他刚刚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和自己的第二任妻子宝琳·菲佛结婚。

海明威和第二任妻子宝琳·菲佛

离开巴黎后,海明威和妻子住到了美国最南端的西礁岛。岛上生活挺不错,海明威经常出海垂钓,文学创作上也挺顺利。

但生活太安逸顺遂了似乎也不太好,海明威还想找点刺激。

年,他随一队狩猎的旅行队前往非洲打猎。

在非洲打猎的海明威

根据这次非洲之行,海明威写出了非虚构小说《非洲的青山》,他后来的一些著名短篇,如《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人生》《乞力马扎罗的雪》,也以这片粗犷生猛的土地为背景。

《海明威短篇小说选》

年,战争再次改变了海明威的生活轨迹。

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跑到西班牙做了战地记者。

西班牙的这段经历给海明威带来了人生中第三段婚姻和另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采访期间,他和女记者玛莎相恋,年和妻子宝琳离婚,随即和玛莎结婚。

海明威和第三任妻子玛莎

同年,海明威最长的一部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出版,记述了战争的惨烈,也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对人性的思考。

《丧钟为谁而鸣》(ForWhomthBllTolls)

05

海明威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光是在古巴度过的。

只是,这时候陪伴他的已经不是第三任妻子玛莎,而是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位妻子玛丽·韦尔什。他们于年结婚。

海明威和第四任妻子玛丽·韦尔什

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在他的私人住所瞭望山庄,海明威写出了他“这一辈子所能写的那部最好的作品”——《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ThOldManandthSa)

那时候,海明威正因为他的上一部小说《过河入林》受到批评界的猛烈抨击,有人说,他的文才已经枯竭了。

呵呵。

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一样,不服输的海明威马上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向全世界交出了《老人与海》。

在古巴捕鱼的海明威

《老人与海》年出版,当即大受好评,年获得普利策奖,年助海明威拿下了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一个老人,一艘小船,在茫茫大海上孤独又坚毅地与自然战斗,最后拖着自己的战利品——一副巨大的鱼骨归来,简直既雄壮又忧伤。

动画短片《老人与海》剧照

这个好像三言两语就能说清,又好像千言万语也说不清的故事,自面世以来,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心。

王小波说,这个故事里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张爱玲说,这是我所看到的国外书籍里最挚爱的一本。

06

年,因为身体和精神上的种种原因,海明威在爱达荷州的家中饮弹自尽,终年62岁。

四段婚姻,无酒不欢,资深猫奴,文学上开创“冰山原则”,优秀作品无数……

有激情也有柔情,海明威人生称得上轰轰烈烈。

海明威与他的酒和猫

肯尼迪总统在唁电中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30岁的马尔克斯在巴黎街头偶遇海明威,激动得不知该怎么表达心头的敬仰,只能把手收握成杯形放在嘴边,像丛林里的壮汉那样大喊:“艺—术—大—师!”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得更加直接:有那么一个时候,对我和许多大致与我同代的人来说,海明威是一个神。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大师已逝,但精神和作品永存。

《海明威作品精选系列》,豆瓣书店独家首发中。

在海明威诞辰周年,99读书人联合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这套《海明威作品精选系列》。

收录海明威最负盛名的4部小说《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1部自传性非虚构写作《流动的盛宴》,和1部《海明威短篇小说选》。

多角度还原作者一生的写作风格,呈现出一个更为完整的海明威。

豆瓣书店独家首发期间,限量附送一本海明威文学挚友菲茨杰拉德的名作《夜色温柔》,同为“20世纪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也是菲茨杰拉德投入最多的自传体长篇小说。

戳文末“阅读原文”购买,现在下单,即可发货。

■往期精选■

除了恋爱和读书,春天还有什么正经事?

《百年孤独》中,藏着现代社畜的日常

比起催婚,美国父母更操心这些“无用”之事

《烽火巴黎》中奖名单:

Isablla

天凉好个秋

YEAR

祥伟

说不上为什么

“第12届上海双年展门票”中奖名单:

bird

面面

牧风

Y

啧啧啧啧

蓝色妖姬

吴琼

呵呵哒

顺势而为

请以上中奖的小伙伴一周之内(截至3.15)将姓名、地址、电话发送到后台哦~

觉得文章不错点个好看吧??

??购买《海明威作品精选系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tx/7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