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这么多年,你肯定没给这个部位防晒过
北京如何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买东西,我就相信德国测评! 这周日就要开始五一小长假了,有旅行计划的小伙伴们怕是早已迫不及待了吧?在出行之前,来看看德国小姐姐为大家准备的防晒小贴士吧~ 天哪,小编活了二十多年,现在才知道耳朵、头皮也要涂防晒! 关于防晒霜,很多姑娘还会纠结下面这两个问题: “物理防晒or化学防晒?” “防晒指数是否越高越好?” 其实这两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小编这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物理防晒化学防晒 简单来说,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的区别是这样的。 防晒成分 和皮肤的关系 对紫外线的作用 物理防晒 防晒粒子 (常见的如二氧化钛、氧化锌) 停留在皮肤表面 反射 化学防晒 化学物质 和皮肤细胞结合 吸收 虽然防晒原理不同,但它们的防晒效果都可以用「SPF」(防晒指数)来衡量。在同等SPF值的情况下,二者防晒效果差不多。所以,选择物理防晒还是化学防晒,主要取决于个人肤质和使用感受。 物理防晒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尤其适合敏感肌肤人群和儿童使用,但其缺点是油腻和泛白!相比之下,化学防晒更水润、清爽,使用后效果比较自然,但缺点在于一些化学紫外线吸收剂有类激素作用。 防晒指数越高越好? 大家都知道,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引起皮肤老化。紫外线中的UVA会让皮肤晒黑,UVB会让皮肤晒伤。不管是晒黑还是晒伤,咱们都!得!防! 我们经常看到防晒产品的广告里宣传「高倍防晒」,这主要指的就是「高SPF值」。但是大家一定要记得,「高倍」不代表「高效」! SPF衡量的主要是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这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概念,它的测定也有统一的标准,所以SPF值相同的两款产品防护UVB的效果差别不大。 同时,SPF代表的是个时间值,表示多长时间之后皮肤会被晒出红斑。比如SPF为15的产品,防护时间就是20min×15=min,也就是5个小时之后皮肤才会被晒出红斑。SPF指数越高,所给予的保护时间就越长。但这只是个理论时长,毕竟紫外线的强度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一般建议4个小时补涂一次防晒。 理论上来说,SPF值越高,防UVB的效果也越好。但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测试数据,SPF为15、30和50的防晒霜,其防御UVB的能力分别为93%、97%和98%。很明显,SPF为30和50的产品的防晒效果相差不大。另外,与防晒指数相比,防晒霜的用量和频率更为关键。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SPF值越高,产品中的防晒成分就越多,给皮肤带来的负担也更大。 所以,SPF值并非越高越好,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SPF值的产品,既足以抵抗紫外线的伤害,又不会给肌肤额外带来负担。 以我们东方人的肤质来说,建议按照下表来选择合适的产品。 油性皮肤 干性皮肤 通勤等一年四季日常防护 SPF15 SPF20 夏季或长时间在户外活动 SPF25 SPF30 海边、高山等强紫外线地区 SPF30+* SPF30+*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年版》规定,当防晒产品的SPF值高于30时,最大只能标注SPF30+。 细心的小伙伴肯定发现了,SPF值只体现了产品防御UVB的能力,那UVA呢?防UVA可是我们避免被晒黑的关键啊! 如果一款防晒霜没有任何防UVA的标识,说明它很可能不防UVA,这意味着不能防晒黑! 有些产品虽然标明可以防御UVA,但没有具体的值来体现它的防御能力,那我们就没办法知道它防晒黑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大部分有防UVA作用的产品会用「PA」来体现防御UVA的效果。PA分为三个等级,即PA+、PA++、PA+++,“+”越多表示越有效。 和SPF值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对PA值的检测尚无统一的标准,我国也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所以,市面上销售的防晒产品标注的PA值,不能简单地进行横向比较。由于UVA的防护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最好选择PA++、PA+++或以上的产品。 参考资料: [1]《品牌与标准化》(BrandStandardization)年07期:防晒指数并非越高越好 [2]《消费日报》年3月29日第A01版 [3]真魅博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tx/7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师给算了一卦,说是不出一个月会走一次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