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阅读就这么简单

“三只忧伤的老虎在麦田里吃麦子”,这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西班牙语绕口令,古巴国宝级作家吉列尔莫·卡夫雷拉·因凡特的代表作《三只忧伤的老虎》的书名即源自于此。

在文学界,《三只忧伤的老虎》被视为可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媲美的小说。该小说素有“天书”之称,从头到尾贯穿着无数西班牙语文字游戏,双关、俚语、回文、互文、戏仿……古巴本土读者都难以通读。也正因为此,《三只忧伤的老虎》几乎每年都被书评媒体列入期待清单,却连年“跳票”,下落成谜。如今,《三只忧伤的老虎》中文版终于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上市。

“晚饭推迟了,我不知道:火鸡出了点问题,我们继续喝东西,于是里卡多的弟弟要带我在家里看看,我先去看了里卡多的房间然后是他弟弟的房间,不知道为什么我走进卫生间,浴池的帘拉着,里卡多的弟弟跟我说,‘别往那边看。’我很好奇就拉开帘子一看,在浴缸里,有一具骷髅架子泡在脏水里上面还有残留的肉块,一具人的骨架,里卡多的弟弟告诉我,‘我正在清洗。’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出的浴室怎么下的楼梯怎么坐回到院里的餐桌前。我只记得里卡多的弟弟抓住我的一只手吻了我我也吻了他然后他帮我穿过黑暗的房间。在院子里一切都非常美,非常绿(因为草坪)非常明亮餐桌布置得非常好铺着非常贵的桌布,先给我上菜因为里卡多的母亲坚持。而我所做的就是看着肉,火鸡肉块,做得很熟,几乎焦黄泡在浅咖啡色的酱汁里,我把刀叉交叉摆在盘子里,垂下手哭了起来。”看完这一段文字,是不是感觉有点不知所云?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有问题?没错,这就是小说《三只忧伤的老虎》被誉为“一本‘不可译’的奇书”的由来。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以卡彭铁尔、阿斯图里亚斯、鲁尔福、科塔萨尔、富恩特斯、巴尔加斯·略萨、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卡夫雷拉·因凡特等为代表的一批拉丁美洲新小说家异军突起,成就卓著,震动了世界文坛,人称“文学爆炸”。卡夫雷拉·因凡特的《三只忧伤的老虎》,于年与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同年出版,正是拉美“文学爆炸”风潮中最独特、最具实验性的作品之一,一直以来有种说法,它的地位,并不逊于马尔克斯同年出版的《百年孤独》。那为什么《三只忧伤的老虎》比《百年孤独》晚了这么多年才与读者见面呢?而且大众对这本书好像不是很熟悉,甚至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本书的翻译难度太大了。

小说讲述的故事以20世纪50年代革命前夕的古巴哈瓦那夜晚为舞台,一群作家、演员、歌手等年轻人穿梭在夜店、街道,海阔天空谈论政治之外的一切。故事里还嵌套着戏仿的小说、心理咨询记录、市民自述等等,呈现一幅生动的古巴社会图景。而结构和形式上也花样繁多,比如插入全黑或全白的页面,还有两页文字完全相同,呈镜像排版。

▲《三只忧伤的老虎》译者范晔

书里充满了各种语言游戏,比如绕口令、谐音梗、双关语、回文等等,还有笑话,甚至一些黄色笑话,确实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就拿书名来说,它来自一句脍炙人口的西班牙语绕口令“Trestristestigre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tx/8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