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年10月19日晚,应中国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邀请,美国肯塔基大学中国研究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特聘教授、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罗靓通过腾讯会议,为珠海校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先锋与国歌”的精彩在线讲座。本场讲座同时由“学术志”平台进行全程直播。该讲座为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主办的“南国北师凤凰山中文论坛”系列学术活动之三,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及北京师范大学会同书院亮身研学苑协办。

讲座伊始,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姚建彬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罗靓教授的治学经历、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

罗靓教授以一封年1月26日袁牧之写给HelenvanDongen的英文信为引子,介绍了她年以来围绕“先锋与国歌”这一研究所获得的新材料、新体验、新思考。

袁牧之致HelenvanDongen的英文信

接下来,罗靓教授以她在荷兰伊文思档案馆搜集到的资料为依托,以“国际先锋艺术”为纽带,将中国艺术家田汉、荷兰纪录片导演伊文思(JorisIvens)、美国黑人表演艺术家罗伯逊(PaulRobeson)三位具有交集的男性艺术家勾连起来,带领大家进入一战后的柏林、巴黎、莫斯科、东京、上海、纽约、伦敦等国际先锋艺术场域,继而跨越到50年代以来的东柏林、北京、哈瓦那、圣地亚哥,最后再进入到对当代中国的先锋主义转型故事的讨论,从宽广的文化版图、时空范围和多重崭新视角,详细、深入地探讨了先锋与国歌之间的深刻联系。

罗靓教授专著《现代中国的先锋艺术与大众文化》(TheAvant-GardeandthePopularinModernChina())的书影

罗靓教授以田汉、伊文思、罗伯逊三人的艺术实践为中心,顺藤摸瓜,介绍了更多成长于一战期间的国际先锋主义者。她指出,在研究“先锋与国歌”这一题目时,要注意主体性和研究视角的问题,应该看到世界与中国多向互动、互为主体的关系,其间有多层次的相互作用。而其中的个体也绝不是超然于社会的个体,他们可以是知识分子、革命家、艺术家,可以是男性、女性、变性人。总之,他们的身份是绵密交织、不可分割的。在这个繁复的关系网络中,国际先锋主义也历经着塑造、转型与变化的变革过程,这与现代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

伊文思、罗伯逊与田汉

在勾勒出国际先锋主义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宏观轮廓后,罗靓教授继而通过丰富的照片、影音片段等媒介,梳理并分析了先锋和国歌的生产、传播及消费脉络。她重点向大家展示了《义勇军进行曲》的三个版本:第一个出自年的电影《风云儿女》,第二个出自年伊文思导演的《四万万民众》,第三个则出自年罗伯逊和一个中国合唱团在纽约联合录制的题为《起来:新中国的歌》(Cheelai:SongsofNewChina)的专辑。

《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视频片段

《义勇军进行曲》从年的上海电影进入年由荷兰人执导的好莱坞纪录片,继而成为美国黑人艺术活动家的保留曲目,这首后来被选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曲开辟了一条极为独特的国际化路径。20世纪40年代,《义勇军进行曲》还通过无线电波、现场音乐会等途径,传播到了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罗靓教授指出,《义勇军进行曲》从电影流行歌曲到国歌的转变,既使民族主义的国家政治通过身体表演和大众参与得以彰显,又是国际先锋主义合力的产物,而这一过程正体现了先锋主义与流行性、技术创新的错综联系,以及先锋艺术同政治宣传、民族主义及国际主义之间的制度化张力。

在讨论了上述问题之后,罗靓教授还特别分析并评述了伊文思所提出的“深刻的宣传(Profoundpropaganda)”这一概念。罗靓教授指出,先锋并非脱离于流行文化和大众生活的文化产品,而是产生于文化产品的主体和现代媒体的融合空间之中。通过分享伊文思导演的东柏林影片《激流之歌》(TheSongofTheRivers,年)、巴黎影片《当塞纳河遇见巴黎》(TheSeineMeetsParis,年)、北京影片《早春》(ZaoChun,年)的电影片段,罗靓教授让大家深刻体悟到先锋主义艺术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转型中所显示出的与一战、二战之间跨越政治、国别、种族、性别的国际先锋主义艺术之间极富流动性的关联。

TheMillion()

在罗靓教授讲座结束之际,姚建彬教授分享了聆听讲座的收获与体会。姚教授指出,罗教授的讲座不仅在知识层面上给人以很大启发,还通过纪录片、音乐片段等资料,让大家走进“先锋与国歌”这一具有复杂含义的话题,并理解其中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姚建彬教授认为,就治学方法而言,罗教授这种包含文化研究、电影研究、媒介研究、性别研究的跨界融合研究路径,也为大家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启示。思想层面上,罗教授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先锋主义国界、语言、文化以及地图板块上的打通,让大家对国际先锋主义艺术的产生及发展有了更加宽广的认知。此外,大家通过聆听这场讲座,了解到以田汉为代表的中国先锋艺术家们并非、而且也不应该成为被忽视的对象,因为他们通过自身的创作与艺术实践,激活了国际先锋主义的生产与传播,这对当下思考与应对由于新冠疫情引发的人文学术交流危机也有着直接的启示。

罗靓教授解答同学提问

在讲座最后的自由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以文字的形式踊跃提问,而罗教授则耐心解答,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回放方式

讲座视频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tx/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