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之后,郭广昌绕了地球一圈,复星要去哪
北京痤疮网上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312/8740647.html 最近各种融资“摸底”的民企名单不断扩大,包括万达、海航、融创中国、复星和苏宁等。不少舆论借机捕风捉影,极端的猜测此起彼伏,“逃跑”“转移”“骗局”之声充斥。 更有甚者拿旧新闻炒作,传言复星郭广昌“失联”,事后证监会澄清,此消息被定性为网络传播误导。然而复星的股票却依然受到牵连,大幅跳水。对此郭广昌感慨,“比造谣还可怕的是——造谣的东西转发地很快,辟谣的真实内容反而没多少人感兴趣。” 传言耸动,谣言缠身,但郭广昌没有被打乱步伐,仍是与往常一样,为公司的事情奔波忙碌。据岛君得到的独家消息,过去10天里,他已经绕地球飞行了一圈,上海-纽约-圣保罗-福塔莱萨-哈瓦那-里斯本-巴黎-上海。29号一早,他还将出现在复星集团的年中工作会议上。 接下来,复星的“野心”到底是什么?为何战略重点突然转向产业运营?下一个十年,一直“如履薄冰”的郭广昌又会相信什么?今天我们试图解读这家以试剂盒开发起家、血液里流淌着产业基因的公司,如何以外界“看不到”的速度完成自我迭代。 作者 叶开甫 来源 正和岛(ID:zhnghdao) “被失联”,证监会查谣,郭广昌辟谣 最近一个多月,中国商界颇不宁静。 7月5日,有网站称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失联”,次日复星股票大幅跳水。 7月18日,央视点名批评苏宁投资海外足球:拿着国内的钱,去国外挥霍,不计代价地购买资产,不排除有洗钱嫌疑! 7月19日,王建林的万达以降价百亿的“甩卖价”向富力集团出售旗下77个酒店项目。 7月20日,美国银行决定暂停与中国海航集团有关的一切业务。 自6月中旬起网络上流传一份银监会排查的名单,这些大型民企集团便被架在了舆论浪尖,而它们投资运营的项目,不少都被视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样本。 其中最“郁闷”的当属复星。7月21日,证监会公布对一起跟复星有关的网络传播误导事件立案,证明“郭广昌失联”系谣言,原来只是年12月的“旧闻”翻新。这不是郭广昌第一次“被失联”,在“阴谋论”此起彼伏的情境下,说郭广昌失联,也契合小道消息“日常化议题、故事化导入”的特征,更容易被采信。 风云变幻的商界,明星企业的任何“负面”都可能被阴谋论者利用,被不明真相的群众扩散,本来没那么复杂的问题也被搞得更复杂,更不可测。 一向低调的复星掌门人郭广昌不得不站出来发声,“比造谣还可怕的是——造谣的东西转发得很快,辟谣的真实内容反而没多少人感兴趣。” 当外界还在拿旧闻赚眼球的时候,悄然间,复星集团已经脱胎换骨,完成了自己的战略进化。 未来10年,复星去哪儿? 1.所有收购和投资,目的是加强产业能力 一家优秀的企业总是善于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资源的变化,主动而适时地调整战略布局。 一直以来,复星给外界的印象都是以投资为主导。但在复星内部,却一直明确地把发展锚点定位于产业运营,未来十年的战略也已经相当清晰,即用产业运营的深度来满足家庭客户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三个“聚焦”:聚焦家庭,聚焦家庭“健康、快乐、富足”的生活,聚焦C2M,打造全球幸福生态系统。换句话说,复星把下一个十年的核心商业模式押注在了中产阶级家庭生活消费市场。 在产业思维导向之下,复星的打法也很明确:投资只是手段,所有收购和投资,目的是加强产业能力,加强为客户服务的能力。而做产业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复星的选择是借投资的方式夯实产业,实现“两条腿走路”。 一种方式是“内生性培育”:自己培养,比如复星医药、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爱必侬、BFC。 一种是“外延式投资”:通过兼并收购,纳入市场上已经成熟的产业公司,过去十年复星在医疗、旅游、保险等领域的大手笔投资,包括葡萄牙保险、地中海俱乐部、复星凯特、和睦家等在内,本质上都是产业思维主导的运作。 从投资驱动转向产业运营,说起来容易,实则充满挑战与未知数。这就要求复星不断进化战略,创造壁垒,推动旗下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形成服务于家庭的闭环。好在复星家底殷实,年复星资产约亿元,今年很可能实现两位数增长。 2.面上是投资,底子是技术 复星发力产业端投入的优势在于,有投资手段不断为其造血、输血,缓解了后顾之忧,不过如何让“产业情怀”落地、生根、变现还是个技术活。毕竟产业要有深度,就必须依托于技术的高度。 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就要求复星的投资还要兼有“技术情怀”,要想占领技术的制高点,就不能片面追求短期盈利。 拿医药研发来说,没有十年八年时间很难见到成效。从年开始,复星医药加大研发投入,从仿制药、小分子化学药到大分子生物药,投入上十亿元的研发费用。年以来,复星又先后与美国kit和直观医疗器械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涉足最前沿的癌症免疫治疗和手术机器人领域。 短期来看,类似投资像是无底洞、拖油瓶,真金白银砸进去声响都没有一个,但只有耐住寂寞,才能等到开花结果。8年前,复星在硅谷设立了三个研发平台,8年之后的今天,预期每年都会有一两个全球创新的产品问世,为复星带来几十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以前要给复星身上贴标签,一直都是“买买买”的投资家,而这背后复星在技术和研发上的投入,才是它谋求长远发展的壁垒。年复星仅医药研发的投入预算就超过了30亿元。如果说复星现在收获的更多是营销能力的成果,当企业下一步收获研发能力成果的时候,还会有一波更强劲的增长。 郭广昌也表示,复星不仅仅追求赚多少钱,更重要的是在哪些技术领域能占领制高点。在最近的复星全球保险公司大会上,集团就要求旗下企业在保险和技术的结合上做到行业领先。 复星未来的愿景是成为“生态系统型”的企业,这就必须打通旗下各板块的用户数据,实现资源协同共享。当前复星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大对IT团队的投入,希望打通内部数据库,建立“OnFosun”(一个复星)的系统性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为加入复星的企业深度赋能。 3.投资风格:远离“洪水猛兽” 郭广昌曾表示,“一个好的企业,要坚持做对的事情,要有一种合规的文化,担当的文化,要尊重监管。我们必要符合监管,不能越雷池半步。” 近年来,郭广昌一直努力打通海内外融资途径,致力于降低杠杆率,做好企业发展和负债之间的平衡。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复星融资渠道渐渐呈现多元化,比如增加旗下企业IPO,从年算起,其PE项目IPO市值达到了66亿。还有境内外公开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上市公司再融资、增发等,已建立银行、保险、股权、基金、美元债等多样化融资途径。 资本负债率则从年的55.9%,降到了年的百分之50.7%。净债务比率近三年降低约26%。仅今年上半年,复星通过资产处置等多种方式,回笼近亿现金,确保财务状况稳定,长期负债水平适当,并有足够的流动性抵御风险。 至于海外融资,网传银监会6月中旬对风险进行摸底排查,重点之一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tx/9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杂谈厉害了古巴的黑朗姆
- 下一篇文章: 免费住全球的酒店促销又来了IHG劲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