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大西山文化季

北京国际设计周

第三届跨文化传播专题研讨会

《跨文化交流与艺术设计西山在地创作项目》对谈沙龙及展览

沙龙及展览开幕:

年09月24日

9:30-12:30

展览开放:

年09月23日-10月06日

11:00-16:00

“跨文化交流与艺术设计”是“第三届跨文化传播研讨会”的主题。《跨文化传播专题研讨会》已经在西山森林音乐谷成功举办了两届,专家们以研讨的形式、以国际化的视野向公众分享了他们对艺术、设计、文化的观念和实践经验。“第三届跨文化传播研讨会”延续了前两届的思想交流和碰撞,邀请艺术家以在地创作的方式来阐释跨文化交流与艺术设计这一主题。

跨文化交流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个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族群和团体间、不同区域、不同国家间和民族间的交流都属于跨文化交流范畴。在当下全球化的语境中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主题的研究、方法的讨论与推广显得尤其重要。

西山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历史上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曾产生过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今年特别推出的西山在地创作活动邀请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于年8月-9月间进行以西山为主题的在地艺术设计创作。

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以及创意爱好者在地创作工作坊的设计成果将于设计周期间在音乐谷展出。

9月24日展览的开幕式上,将举办主题对谈沙龙,邀请在地创作的艺术家们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对西山的印象。

跨文化交流与艺术设计对谈沙龙

嘉宾介绍(以姓名拼音排序)

伊万?巴列斯特罗斯(西班牙)

伊万?巴列斯特罗斯(IvanBallesteros)是建筑设计师、视觉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国际预科客座教授。年出生于西班牙马德里,伊万将自己定义为乐于了解不同文化的富有创造力的世界公民。他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ETSA获得城市规划设计学位,年在伦敦建筑协会(英国)的设计研究实验室计划(AADRL)获得硕士学位。年被JurgenMayerH.选中前往德国斯图加特进行为期9个月的前沿设计与建筑研究。年他来到北京,曾任职于几家中国公司,年在北京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在他20年的建筑设计专业经验中,他赢得了多个奖项。与此同时,自年以来,作为一名活跃的视觉艺术家,他的作品在世界多个城市展出,其中包括如古巴的哈瓦那、马里的巴马科、美国德州圣安东尼奥以及中国北京等。年起在中央美术学院国际预科班(CAFAIFC)任教,担任空间工作室老师,在帮助中国学生申请国外建筑、室内设计、景观或舞台设计相关领域的著名艺术与设计院校。他教授并帮助中国年轻学生了解与适应西方的生活与学习方式,这些经验使他对中外在创意领域的教育方法的差异有了一定的了解。

曹晓玮(中国)

曹晓玮,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英语和跨文化的教学工作。曾前往美国南加州大学、加州州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等进行学习,并分别获得培训证书。

出版包括《跨文化企业的“全球化工作文化”研究——以意大利时尚业为例》、ProfessionalCommunications等学术研究著作。

苏怡文(澳大利亚)

苏怡文(YvetteStride),澳大利亚艺术家和教育家,目前在中国北京生活和工作,在北京国际学校(ISB)教授艺术。

她拥有昆士兰科技大学美术学士学位、南十字星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艺术),以及专业潜水教练协会(PADI)的水肺潜水员教练认证。曾为许多机构工作过,多年担任教练和水下摄像师。

苏怡文的艺术作品创作主要是对知识的追求,研究生活的神秘面如何体现在现实中。梦幻世界在她异想天开的艺术作品中变成了现实。来自自然世界的生物、宽阔的曲线、汇集的空隙和类似楔形文字的再次出现,成为她视觉符号体系的一部分。她沉浸于工作室工作、教学纪律和沉思实践中的艺术敏感性中,她的目标是在开始创意过程和协作时平衡逻辑和直觉的力量。她的艺术实践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和装置。

严超(中国)

严超是独立艺术家/艺术教育工作者,工作生活于北京。

他的绘画用抽象的形式将当代审美和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他以油画的方式绘出中国水墨般的流动感。艺术家意在描绘心灵具象的东西,而在画面却是抽象的视觉呈现。这种视觉呈现具有东方式的幽微细腻,兼具成熟的艺术语汇。他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意味,是他多年以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xj/1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