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犯罪与司法研究中心、海德智库社区矫正法治研究院、法商智库预防犯罪战略研究院、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联合主办的庆祝《反有组织犯罪法》颁布暨何秉松教授有组织犯罪研究学术思想研讨会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犯罪与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海德智库战略委员会副会长、社区矫正法治研究院院长王顺安教授主持。王顺安首先介绍了召开本次会议的背景和初衷,并详细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致辞人、主讲人、与谈人和点评人的相关情况。

  王顺安指出,黑恶势力是人类社会的毒瘤,由于其具有组织性、敛财性和暴力性,是一般普通犯罪都无法比拟和抗衡的最恶劣的犯罪形态之一,任何国家与社会都要打击但又难以铲除的一类极端特殊的犯罪。二战以来,伴随着地球村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犯罪也由国内现象演变为国际现象,跨国跨境有组织犯罪开始出现并因孤立的国家打击不力而越演越烈,联合国为此召开了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反有组织犯罪的文件和公约,为国际范围内反有组织犯罪提供了法律、政策依据,如年在哈瓦那召开的第八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处遇大会通过的《预防和控制有组织犯罪准则》。年成立的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的任务之一就是为了建立对付有组织犯罪问题的有效合作体制和提供国家间对付跨国跨境犯罪的新形式。

  在我国,年刑法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此后又根据实践需要,立法和司法机关通过刑法修正案、法律解释、司法解释等形式,对相关规定作了完善。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针对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中央政法单位发布了依法办理恶势力、“套路贷”刑事案件的规定等10个法律政策文件。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反有组织犯罪的法律制度虽具备一定规模,但仍比较分散、未成体系,部分文件效力位价低,防范、治理和保障等相关法律规定比较缺乏,有必须在现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专门的反有组织犯罪法,使扫黑除恶与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上个世纪末,何秉松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此方面的学术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并通过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多次成功地举办了,包括联合国副秘书长在内的官员和著名犯罪学刑法学专家参加的国际有组织犯罪问题比较研究专题会议,其观点和主张赢得了普遍的赞同,并逐步纳入国际和国家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决策与行动之中,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和何秉松教授率先倡导与提议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在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反有组织犯罪法的第七天就举办庆祝该法的颁布和研讨何秉松教授有组织犯罪研究的学术思想,意义非凡。

  海德智库名誉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博士生导师、竞争法博士生导师张穹先生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何秉松教授在反有组织犯罪研究以及犯罪学、刑法学等领域的研究,并分享了关于反有组织犯罪研究的心得。

  河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犯罪控制与刑事政策研究所所长、法学博士蔡军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漫谈反有组织犯罪立法的几个重要问题》,蔡教授分享了自己参与《反有组织犯罪法》立法的过程,阐释了自己在反有组织犯罪立法的必要性、有组织犯罪的概念问题、反有组织犯罪法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立法定位、立法框架、主要内容、特色和亮点、不足和前瞻等方面的观点,有理有节,给人启迪。

  法学博士、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川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反有组织犯罪法视野下的恶势力犯罪》,李教授首先向何秉松教授致敬,在演讲中从恶势力入手,分析了黑社会组织和恶势力组织的区分、恶势力的概念溯源、相关司法解释、概念界定、恶势力犯罪集团的责任等内容,以小见大、精准、深刻,进行了精细化的探讨。

  北京东元律师事务所赵福伟主任深切缅怀了何秉松教授,回忆了跟何秉松教授相处、学习的点滴,一个生活不讲究学术特别讲究、有钱又没钱、热爱生命、坚持锻炼、活到老学到老的何秉松老师。赵主任也分享了在实践中参与黑恶势力案件中的相关情况。

  法学博士,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李梁副教授表达了对何秉松教授的思念,分享了自己对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学习、感受和理解。

  法学博士、博士后施琦律师的发言题目是《浅析反有组织犯罪实务中的人权保障问题——以辩护的角度为视角》。施博士表达了对何秉松教授的怀念,并从人权的角度切入,探讨反有组织犯罪的相关问题。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杨艳霞副教授首先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怀念,回忆了和何老师一起做关于有组织犯罪研究的经历,并结合案例,分享了自己关于网络黑恶势力的思考。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世洲教授表示非常高兴来参加这样一个结合反有组织犯罪法来纪念何秉松教授的研讨会,回忆了和何秉松教授一起研究的经历,表达了对何秉松教授的致敬和思念。王教授同时分享了自己关于《反有组织犯罪法》的思考。

何秉松教授研究有组织犯罪问题的十大贡献

  7位主讲人发言之后,在最后在总结陈词环节,王顺安总结了恩师何秉松教授在有组织犯罪及反有组织犯罪立法方面的十大贡献。

  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朱琳副教授也曾经追随何秉松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朱教授作为与谈人,分享了自己参与何秉松教授与法国学者交流、赴法访学以及何秉松教授获得法国总统授予的法国最高荣誉军团勋章的过程,表达了对何秉松教授的深切感谢和敬意。当时,法国总统专门派出特使到中国为他授勋。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于年法国大革命后由拿破仑·波拿巴在法国设立,旨在给予民间和军界的学者和艺术家以殊荣,其荣誉不分出身、国别和社会等级。从年至今,约有35位华人获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法学博士、博士后、北京联合大学邵彦铭副教授作为与谈人,主要分享了他对何秉松教授发表的关于有组织犯罪的七百多万字的相关成果的整理的情况,协助何秉松教授成立并举办了十一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的情况,对何秉松教授致以最深切的敬意。

  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刘艳萍教授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何秉松教授关于有组织犯罪研究的高度评价,资料详实、极具前瞻性,引用率极高,同时,刘教授也分享了协助何秉松教授召开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的情况,对何秉松教授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海德智库主任专家、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党组成员田明海副主任做最后的点评发言,回顾了何秉松教授取得的成就,表达了对老师的崇高敬意。(樊肖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dt/12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