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行记哈瓦那,遗失在记忆里的社会主义
白癜风康复宝典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021/5779550.html Cubano 耶 稣 基 督 古巴旅行游记《Havana》-camila 穷则变,变则通 Unhombrepuedeserdestruido,peronoderrotado.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老人与海》 选择去古巴,实在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因为当时待在墨西哥,去古巴实在太近了(两个小时的飞机)。而且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这个大洋彼岸同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心存好奇。去古巴,有点重返中国90年代的感觉。关于古巴的独特之处 哈瓦那老城区 制度:古巴是现存五个以马列主义为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其余为中国、朝鲜、越南和老挝),也是唯一一个位于美洲的社会主义国家。 地理:古巴位于美洲加勒比海北部,是一个地形似钥匙(一说鳄鱼)的群岛国家,是通往墨西哥湾的要塞之地。 经济:古巴至今仍实行共产配给制度,这对来自中国的我们并不陌生,有点吃大锅饭的意思。国家分配房子,分配工作,配给食物和日用品。每个家庭都有一本配给小册子,每月可在配给店领取到按人头分配的固定粮油和食物,只需象征性给一点点钱。 货币:古巴实行两套货币制度。针对古巴本地人使用的土比索CUP(CubanPeso),和针对游客流通的可兑换比索CUC(CubanConvertiblePeso)。1CUC=1美金=25CUP,所以古巴的标价都有两种,购物需注意是CUP计价还是CUC计价。 网络:众所周知,古巴几乎是一个没有互联网的国家。想要上网,需要到指定的公园或广场,费用很贵,而且信号非常差。到古巴旅游,就做好回到“土著居民”时代吧。 教育:古巴实行教育免费。这个免费的意义不仅是免除一切学杂费,书本费,还提供免费的伙食、住宿和校服;不仅义务教育免费,甚至到博士阶段也全部免费;不仅对古巴公民免费,对外国学生同样免费。 医疗:古巴的医疗依然是免费的。据说因为古巴生不起大病,所以医疗体系以防御疾病为主,形成了从家庭医生,医院的三级医疗网络,公共健康指数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至于实际情况嘛,本人有亲身经历,请看下文分解。 #奔驰在哈瓦那街头的老爷车# 1.古巴行之具体信息? 出行人员:一家三口。我和我老公,以及我们七个月的宝宝Alicia。 旅行时间:年1月。 旅行天数:3天。 乘坐航班:墨西哥·墨西哥城—古巴·哈瓦那,往返。 关于签证:持中国因私护照从国内直飞古巴需办理旅游签证,从第三国出发需购买旅游卡。我们是在墨西哥机场值机柜台直接购买旅游卡。 关于住宿:Airbnb预定当地名宿(booking等美国网站不可预定古巴酒店)。 2.古巴行之景点篇? 三天的古巴之行主要停留在哈瓦那的老城区,又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 因为时间紧凑,还带着一个婴儿,整个行程安排非常轻松,大概就是每天出门到处晃悠,晚上五六点就回到住处(哈瓦那照明情况并不是很好,到了晚上五六点所有的店都关门了)。 以下景点都集中在哈瓦那老城附近,一天时间即可步行全部逛完。 H·A·B·A·N·A●●● 古巴国会大厦,即古巴人民大会堂。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年建成,该建筑内有世界第三大室内雕塑LaEstatuadelaRepública。 华人街。自从卡斯特罗将私有资本收归国有后,华人逐渐撤离古巴,现在的华人街已经没有华人了,只剩下这个牌坊,缅怀着曾经的繁华。 五分钱小酒馆。一个很小的店面,传说为大文豪海明威常去的酒馆而闻名于世,人真的超多。点一杯闻名遐迩的Mojito应该是打卡必备选项吧。 H·A·B·A·N·A●●● 哈瓦那主教座堂。巴洛克建筑风格,古巴最大的教堂。天主国家的教堂实在太多了,我已经从一开始对教堂的好奇,到看过很多之后的无感。 原Partagas雪茄烟制作工厂。满墙抽雪茄的名人照片,雪茄不愧为古巴的名片。 H·A·B·A·N·A●●● 圣方济各圣殿。兴建于16世纪末,巴洛克风格。旁边就是乘船去耶稣像的码头。因为靠近海边,风超级大,婴儿车差点没给我吹翻了。两个世界饭店。又一个因海明威而出名的地方,其号房间为海明威在古巴的第一个住所。 taquechel医药博物馆。古巴的国营老商店,出售医药产品和化妆品。 H·A·B·A·N·A●●● 老广场。彩色的热闹广场,附近很多餐厅,适合午餐。最为著名的应该是位于广场东北角的暗室观景台。 暗室观景台。由达·芬奇设计。通过镜面反射原理可以在上面这个凹陷的屏幕上看到半径五公里内的街景,还可以拉近放大,堪称最古老的“天眼监控系统”。 巧克力工厂。介绍巧克力的生产工艺,也出售巧克力制品。坐下来喝一杯咖啡歇歇脚,来几块巧克力补充能量是不错的选择。 3.古巴行之街景篇? 来古巴,除了看哈瓦那这座活的历史博物馆的名胜古迹,街景民居更能让你了解真实的古巴人民的生活。那些就穿插在景点之中的旧楼破屋和臭气熏天的垃圾,才是日常生活的主宰。 H·A·B·A·N·A●●● 远离游客的哈瓦那街头真实写照。缺水缺电缺物资,在21世纪的今天,贫穷依然随处可见。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H·A·B·A·N·A●●● 基督像对面的海上游轮,以及居民日常乘坐的交通工具——Coco电三轮和人力三轮车。H·A·B·A·N·A●●● 老广场旁边供游客购买的冰激凌摊和椰子汁摊,和本地人的面包店。H·A·B·A·N·A●●● 哈瓦那街头不多的算比较大型的超市,去的时候是周末,超市并未开门。下图为两家本地菜店和肉店。 H·A·B·A·N·A●●● 繁华的普拉多大道是购买古巴小手工艺品的好地方。路上遇到的一家古巴人对来自中国的社会主义“兄弟”很感兴趣。以及街上的古巴小学生。4.古巴行之食宿篇? H·A·B·A·N·A ●●● 对于一个对食物没有过分追求的人而言,我对古巴的吃用的是“食物”而不是“美食”,实在是因为古巴的物资匮乏,这里没什么特别好吃的。日常人的生活主要是披萨和面包,肉制品稀缺。供给给游客的餐厅或许也能吃到一些还不错的食物,但是价格不菲,跟本地消费形成强烈对比。在哈瓦那的三天,除了一餐奢侈地在一家游客餐厅吃饭外,其他时候都是吃的我们自备的食物,或者从本地商店里买一些材料回民宿自己做。买东西也非常难,比如鸡蛋,配给店才有,不卖给外国人。我们在古巴的住宿是一间三层楼民居(见上面大图),当然没有电梯,每天上下楼一个人抱娃,一个人扛婴儿车。古巴的私营民宿必须向政府申请登记,每月还需缴纳高额的税。登记成为民宿的房屋门口都会贴一个画有船锚样的牌子(上图中为我们所住房间的贴牌,上面写着外汇币出租者)。5.古巴行之医疗篇? 哈瓦那的药店 ●●● 在去古巴之前,朋友就提醒我带上温度计和退烧药以防万一。以我的性格当然是没当回事啦,心想也不会那么巧就三天,赶上娃生病吧?生活又给我狠狠教训了一巴掌。到哈瓦那的第二天晚上,因为哈瓦那气候比较炎热,晚上一直开着空调,给宝宝穿的也很少。结果早上起来,老公说娃怎么睡得这么沉,然后又说好像在发烧。因为前一天走了一整天特别累,加上我知道我老公总是喜欢一惊一乍的。根本没太在意他说啥,继续呼呼大睡。一会儿老公把娃抱到我身边,我顺手一摸才发现娃真的发烧了。刚开始发烧并不算太严重,置身古巴这样的国度,并没有考虑就医。收拾停当照样带着娃出门了,可是没走太远,发现被风一吹,娃开始打寒颤,实在感觉不太放心,房东留下的摩托罗拉砖头手机总算排上用场。给房东电话联系,说明我们的情况,热心的房东太太赶紧赶过来带我们去了医院。医院的设施实在非常简陋,房东太太拿着我们的护照去帮娃预约排号,我们就在大厅里坐等。因为看病的小孩挺多,大概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轮到我们。看着一屋子脏兮兮的本地小孩,来医院也不知道是什么病,我都担心的要死。终于进到了诊室里面,一间小小的屋子,有三四个儿科医生挤在一起办公,每个人一个简单的旧桌子和一张条凳。没有太多医疗设备,医生只是简单的测了一下体温和检查了一下,就开了处方让我们回去冷水降温。好在也算是享受了一下古巴人民的免费医疗,看病没有花一分钱。医院,打了一辆出租车到一个地方下了车,房东太太再带着我们走了好长一段路,到一家药店买药,一盒屁屁栓,象征性的收了1CUP,回去后房东太太还送了我们一根温度计。古巴人民真的是很善良的。因为发烧当天哪也没去了,在住处等到下午直接打车去了机场。短暂的哈瓦那三天之旅就这样结束了。面对美国50年来的经济封锁,古巴人民很顽强的活着,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医疗和教育。随着卡斯特罗兄弟退出历史舞台,近年古巴开始缓慢的推进经济改革,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人性是个复杂的东西,共产作为一个远大的目标更切实际。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只能说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古巴的共产制度,也只能让人民在温饱线上挣扎,每年成千上万的古巴青年或移民或偷渡逃离古巴。政治是政治家的事,作为屁民更关心的是吃饱穿暖幸福健康。 愿世界和平共赢。 对于此次旅行,没有去古巴美丽的海滩感受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实属遗憾。另外,由于时间有点久远,很多记忆都模糊掉了,为了这篇游记花了很多时间重新查阅关于古巴的情况,写起来缓慢又痛苦,如果存在一些记忆偏差和错误,烦请见谅。 最后,对本次旅行的摄影,哎!我真的只能给零分。 End 不定时推送各地游记 带你玩转南美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长按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dt/4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英雄与雪茄的浪漫古巴游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