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运营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bcutexas.net/chaoliu/xinchao/1608.html

文学作品的译介、研究和传播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翻译文学是文学系统的子系统。它不仅是文学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还是该系统中的一个活跃分子。而西班牙作为西班牙语语言的发源地,其文化动向对世界其余西语国家都有着不可估量的辐射作用,同时,西班牙也是中国文学在西语世界的译介中心。西班牙语是使用人口数仅次于汉语和英语的重要语种。一部译为西班牙语的中国文学作品,不论翻译质量的好坏,势必会在大西洋两岸的20多个国家、拥有数亿人口的西班牙语世界产生影响。

国内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西语译介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学界主要采用综述的方法开展研究,具体分为两类:1.以某一类文学体裁为线索展开综述,如李白的诗歌译介在西语世界的传播(李翠蓉,);2.以某一时期为线索展开综述,如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西译(徐林园,;王晨颖,)。国外学界则主要采用翻译理论研究特定时期的译入作品,如多元系统理论(马林·拉卡塔,),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年至年这个时间段,而本文则尝试用数据直观梳理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班牙的译介情况。

本文采用马林·拉卡塔的理论,从接受角度以社会文化为标准来划分何谓“中国文学”,将中国文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以中文写作)、离散文学(用中文写作)、华裔文学(用英语和法语写作)都纳入研究范围。研究时间从年至年,运用文献学的基本方法对西班牙出版的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作家的文学作品的译介进行梳理(拉美地区和中国出版社出版的译介未包括在内)。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班牙的译介情况

年,马德里麦菲出版社出版了罗莎·玛丽亚·托贝特从英译本转译的谢冰莹的《女兵自传》,著名西班牙华裔汉学家黄马赛为西语译本作了序,此书亦被视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西班牙的首部译介,它拉开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班牙传播的帷幕。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共有位作家部作品被译介到西班牙。

作为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文学作品的翻译受到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班牙的译介和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亦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为了便于分析,笔者将历史拆分为五个时间段:年至年、年至年、年至年、年至年以及年至年。

(一)年至年

年,新中国成立,而西班牙正值佛朗哥统治时期,这一时期,惟有支持佛朗哥政权的文学作品备受吹捧,畅通无阻,支撑着西班牙衰败、没落的局面。整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西班牙出版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数量极少、种类单一,仅翻译了两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谢冰莹的《女兵自传》和黄马赛编译的《中国诗词选集二》。

年译介、年出版的《女兵自传》是新中国成立后首部被西班牙译入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年内战后,由于人民生活贫苦,以及佛朗哥政权压制言论、出版自由,西班牙文学一片萧条。这一时期,虽然西班牙女性社会地位较低,但是文学界却格外青睐妇女小说和文学作品中的“革命女性”形象。这一时期,涌现过诸如罗莎·蒙特罗、蒙塞拉·洛亚、华娜·埃斯科多等女作家,以及《马德里前线》和《占领6公里》等赞扬长枪党妇女形象的小说,这是《女兵自传》被西班牙出版社选择译入的重要原因。这部作品从英语转译而成,英译本译者崔迟为了展示原文的充分性,采用了异化的译介方式。西译本的译者罗莎·玛丽亚·托贝特沿用了英译本的译介策略。不过,可能怕触犯当权者,西译者未对作品的文学价值做任何评价,序言作者黄马赛也仅就转译质量进行了评价。

黄马赛生于古巴哈瓦那,其父黄履和曾是清朝驻西班牙公使,她在20世纪上半叶为中国和西班牙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年和年,她与马德里西方杂志出版社合作编译出版了《中国诗词选集》和《中国诗词选集二》,后者是整个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译入的唯一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西班牙读者通过她的作品首次认识了台湾的现代诗和三大诗社,以及余光中、徐志摩、郭沫若等中国现代诗人。

(二)年至年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整个外国文学的翻译和出版处于停滞状态。此时的西班牙正值佛朗哥统治的中后期,审查制度愈发严格,凡是现实主义作品均遭厄运。但这一时期,兴起了一股毛泽东诗词译介热。从年奥考斯-塔乌出版社译介《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起,西班牙多家出版社短时间连续译入了5部《毛泽东诗词》。不过毛泽东的诗词多属旧体诗词作品,不归属现当代文学。

20世纪70年代初期,鲁迅的短篇小说在西班牙译介出版。年,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两家出版社图斯盖特和萨拉特先后出版了鲁迅的小说译介《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两部译介出版的时间接近,应视之为中国现代小说在西班牙的首批译介。两部译介在当地引起了很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dx/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