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皮特潘行动rdquo
“皮特潘行动” 程映虹 古巴小男孩埃连已经成了世纪之交的新闻人物。围绕着他的去与留,美国 各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然而,这个事件仅仅涉及一个孩子,相比40年前的 一件往事,埃连事件只具有某种象征性。 1959年,卡斯特罗上台以后,古巴人中间很快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 说政府将要把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分开,把儿童直接安置在政府的教育营里。这 个消息使得很多人惶惶不安。 就在这时,美国驻哈瓦那的使馆宣布:美国取消儿童申请签证必须有父母 同行的规定,儿童可以单独申请去美国的签证。这个决定传开后,很多古巴人 都带着小孩前往美国使馆,以各种名义为他们单独申请去美国的签证。在一年 多的时间里,有14,000多18岁以下的古巴孩子在没父母陪伴的情况下 到了美国。 这些古巴孩子到美国后,有的在亲友家落脚,没有亲友投靠的,由政府和 慈善机构抚养一段时间后,多数在一些愿意寄养的美国人家找到了归属。他们 的亲生父母中,有的在后来几十年的时间里陆陆续续通过偷渡或正当移民途径 来了美国,更多的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机会和在美国的子女团聚。佛罗里达海峡 就这样无情地隔开了天伦和亲情。 四十年过去了。这些当年孤身来美的古巴孩子早已成了地道的美国人,很 多是中产阶级。 他们常常怀着复杂的心情回顾往事。从一方面来说,美国给了他们自由和 成功;但从另一方面说,这使得他们失去了父母的关爱,这又是人生永远无法 弥补的缺憾。当他们来美国时,是父母替他们作的决定;当他们成人以后,免 不了有时会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自己当初不来美国,而是和父母生活在 一起,他们会觉得比现在幸福吗? 就在这时,一个当年的古巴难童、现在在美国芝加哥德保罗(DEPAU L)大学工作的女士完成了一项有关研究,说这14,000古巴儿童来美国 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阴谋,目的是蛊惑古巴的人心,搞垮卡斯特罗政权。她说 当时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出的主意,由司法部长、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兄弟罗伯特 ·肯尼迪批准。中央情报局先在古巴散布谣言,搞得人心惶惶,然后由美国大 使馆宣布改变儿童签证条件。换句话说,这14,000多古巴孩子来美国决 不是美国发善心的结果,而是美国政府颠覆古巴战略的一部分。这项行动的代 号叫"皮特·潘"。 皮特·潘是欧美童话故事中会飞的小精灵,他帮助儿童逃脱恶人的摆布, 飞到了梦的国度,过上了传奇一般的生活。用这个名字作为这个行动的代号, 其含义不言而喻。 只要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人们就会从学术和新闻界那里听到形形色色的 政府“阴谋”,而它们多半并非空穴来风。对这个“阴谋”,笔者觉得完全有可能是真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大使馆不可能自作主张改变签证条件,而美国中央情报局当时也确实一心要把卡斯特罗赶下台,因此,破例允许这14,000多古巴孩子来美国的背后多半会有政治目的。何况美国对偷渡移民的政策本来就是反卡斯特罗战略的一部分,因此这甚至不是阴谋,而是尽人皆知的阳谋。 不过,阴谋也好阳谋也罢,都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古巴人为什么会被 “政府要把子女和父母分开”这个传言搞得人心惶惶呢?美国中央情报局难道 有这样的神通,只要散布一个谣言就能让别的国家的老百姓自觉自愿地把子女 送到异国它乡吗? 亲子隔离——古巴的教育政策 1958年一月,当卡斯特罗还在打游击时,一个法国记者采访了他。卡 斯特罗畅谈了他将要在这个加勒比的岛国上实行的农村公社乌托邦:"我将建 立起25,000人左右的农业单位……这些单位将为儿童设立训练中心,因 为教童比教育成年人容易得多。……儿童们将由集体负责他们的居住、饮食、 穿著和教育,但这些儿童将用他们自己的劳动来使得他们的中心经济上自立, 偿还国家提供给他们的工厂和机器。" 卡斯特罗上台后一年多一点,就发起了一个全国规模的扫盲运动。古巴所 有的中学被关闭,13岁以上的少年男女组成"纵队"开赴农村和边远山区为农 民"扫盲"。卡斯特罗说这些学生还要宣传农业改革,将农村革命化。运动持续 了一年,动员了25万以上的学生。 同一年,卡斯特罗又建立了“革命指导学校”系统,招受14岁以上的学 生接受革命教育,把他们培养成未来的干部。这个学校有地方分支和全国中心 ,这些都设在农村,学生必须和家庭分开,过集体性的军事生活。 也在1961年,卡斯特罗建立了培养小学教师的专门学校,招受12岁 以上的儿童,送到他曾经打游击的马埃特腊山区,在那里用自己的劳动盖校舍 。和"革命指导学校"一样,学生和家庭隔绝,在这里过两年集体军事化生活, 然后去另一个农村学校训练两年,最后两年才被允许回到哈瓦那,在一所教育 学院学习。 不但如此,古巴革命后教育改革的中心就是要把儿童和家庭分开,为此国 家投入大量财力建立寄宿学校,还有全日制托儿所,父母必须把出生一个月的 婴儿放进去。卡斯特罗甚至有时觉得学生在星期六也没有必要和父母团聚,他 说:“学生从星期一进学校,一直到星期五或者星期六回家。我们还要看看哪 个办法更好:是让他们星期五回家,还是让他们在星期六参加完了体育活动后 在下午回家。”。 了解了这些真实的历史,人们就会理解那些把子女送往美国的的古巴父母 的惶恐和迫不得已了。在强横的国家机器面前,他们无法保持家庭的完整。亲 子分离是痛苦的,但被迫过军事化的集体生活和接受洗脑更为恐怖。两者相较 ,这些父母还是选择了前者。他们相信,美国会善待这些孩子。今天,这些当 年被美国各界接纳的难童有充分的自由揭露政府的“阴谋”,甚至要向美国讨 还被剥夺的天伦之乐,正说明美国没有辜负他们父母的信任。 热心于揭露“皮特潘行动”这类“阴谋”的人,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对政府和权力——无论是专制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始终充满警惕的人;另一种是对自由习以为常到了以为不需要付出代价的人。前者是社会的清醒剂,后者是社会的腐蚀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tx/8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德国牧羊犬多少钱一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