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友QQ群 http://www.guannews.com/yiliao/155957.html

最近上海杭州的疫情还没完全消退,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也还在持续当中,前段时间中国的波音客机遭遇空难……我一直以为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事实上我并不是,只是我们很幸运,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能够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作为中国人,尤其是在经历了新冠疫情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了祖国的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远在北美洲的加勒比海的北部也有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叫古巴。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进入我视野的就是封面上的一句话:一个中国记者的古巴见闻录。

我在心里想,原来这是一本关于介绍古巴的书,我不停地在脑海里回忆,古巴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关于古巴我又有多少了解?我使劲回想,古巴给我留下唯二的印象就只有古巴的女排和老公口中的切格瓦拉。

再看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刘骁骞。对于我这种一点都不关心政治的女生来说,这个名字刚开始并没有引起任何的涟漪,直到我去网络上搜索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才发现,在我以为和平的年代,其实并不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为我们揭开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

年,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推出世界杯倒计时系列特别节目,《走进:上帝之城“》,由驻外记者刘晓骞实地探访巴西进行报道。

当时有一个画面让人特别印象深刻:刘晓骞作为记者在进行报道,但是身后即使身抗枪械,手持荷弹的武装分子。这样的处境是何等的危险。

就是在这样危机重重的探访过程中,表现出了专业新闻工作者的素养,还原了巴西真实的一面。同时,他还出版了一本书《陆上行舟:一个中国记者的拉美毒品调查》,豆瓣评分高达8.8。这本书就是刘晓骞写的第二本书,这本书不再关于巴西,他再一次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另一个神秘莫测的国家——古巴,和我们中国一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整个美洲大陆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实刘骁骞的个人人生历程也同样精彩,他是一名资深的驻外记者,掌握四门外语,以深度调查报道见长,包括深入巴西贩毒集团调查,探营哥伦比亚反政府游击队那,曝光南美洲“毒品银三角”可卡因生产链条等。

这本书前后经历了6年,刘晓骞9次奔赴古巴,这个被时光冻结的国度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巨变,从菲德尔。卡斯特罗去世到奥巴马访古再到美古复交,他亲眼见证了这一切,仿佛一场来自佛罗里达海峡的飓风掠过蔗田遍布的岛屿,“飓风掠过”寓意政治巨变,代表了这一个蔗田占据全国耕地面积60%以上的国家——古巴,最终凝集成了这本书——《飓风掠过蔗田》。作者刘晓骞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尽可能用客观语言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力图在读者心中还原当时的画面,最终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温情、有血有肉的古巴。

翻开书的第一章:哈瓦那安静极了,夜里经过革命广场,仿佛一个普通的周末夜晚,什么都没有发生。

事实上,刘骁骞这次去古巴,是报道卡斯特罗的葬礼,这也是这本书之所以出版的缘起。一个对于政治没有任何了解的我去百度上搜索了这个人。原来卡斯特罗是古巴第一任最高领导人,被誉为“古巴国父“,是古巴共和国、古巴共产党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

像这样重大的事件,但是在新闻上我们只能听到冷冰冰的报道,但《飓风掠过蔗田》让我们看到了新闻之外的故事,那是一个更有温度的世界和人心。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古巴领导人曾经到纽约访问了十一天,抱着极大的热忱而去,失望而归,最终开启了与美国的全面冷战。美国对古巴进行了经济制裁。

古巴因此经济上陷入了困顿,如今古巴的接头还跑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雪佛兰,因为自那以后,古巴的车辆进口数量就很少。

其实我了解的远远不止于此,旅行,是让我们看到自己视野之外的风景和人文,在别人生活的地方体验他们的生活。如果旅行去不了,读读别人的见闻何尝不是一种好方法。我们还可以在别人思考的地方尝试理解他们的思考。

这本《飓风掠过蔗田》,你不可错过。

作者简介:

席婕寒xijiehan

永远活在18岁的80后宝妈,热爱阅读,热衷码字,一手拿笔,一手抗娃,兴趣广泛,爱好做梦,愿用我手写出精彩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xj/10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