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与请进来儋州本土文化如何
来自英国的杰米在儋州东坡书院参观。记者易宗平摄 “热汗门前滴,湖莲举艳英。吟诗流韵久,奠酒散香清。赐卷人情重,寻踪步履轻。千秋光未灭,景仰至州城。” 这是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儋州东坡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国强赠给老朋友、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诗。11月23日,韩国强再度吟咏后,向记者讲述起与诗相关的故事。 今年5月8日,比尔·波特在韩国强陪同下,来到儋州市中和镇,寻访东坡井、钦帅泉、桄榔庵等东坡遗迹遗址。比尔·波特在苏东坡雕塑前动情地朗诵东坡先生的《和陶诗》,并敬酒祭奠,体现了国外汉学家对苏东坡的景仰和推崇。 韩国强等苏学研究者与国外汉学家的交流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和促进了儋州东坡文化等本土文化研究的国际化趋势。东坡文化学术上的国际化,也成为儋州文化产业国际化的先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同时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近年来,儋州调声、东坡文化等本土文化正在“走出去”,儋州同时将雪茄、马拉松、国际象棋文化“请进来”,并促进中外文化互补互促,使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本文主要以此为样本,置于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试图探讨本土文化如何有效对接“国际范”。 起 立足本地,做精做深 实施“文化+”,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儋州调声表演。记者陈元才摄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如今,儋州市东坡书院不时传来背诵东坡诗词的声音。带着朝圣般文化崇敬之情的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苏东坡谪居儋州3年,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诗词有多首。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海南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林冠群说,苏东坡是名满天下的大文豪,有这样一位精通诗词歌赋的顶级人物来到儋州,乡野间“不会吟诗也会吟”了。 为了开掘东坡文化的深厚积淀,年2月7日,儋州启动“东坡文化体验之旅”,推出了包括东坡诗词背诵大赛在内的五大活动。到同年12月底,全国共有位选手参加东坡诗词背诵大赛,他们中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仅4岁。最终,一对来自黑龙江的夫妻夺得冠军、亚军。年国庆假期,夫妻俩在儋州东坡书院游玩时,为东坡诗词及其人格魅力所吸引。回家后,两人便开始背诵东坡诗词。 浪漫的背诵大赛与其他多项活动,为儋州吸引了大量游客。儋州市旅游委主任李洪涛说,“东坡文化体验之旅”设置了从海口和三亚出发的两条线路,使儋州相对分散的景点像明珠般串联起来,将文化游、生态游、“候鸟”游等整合起来,并辐射沿线相关产业。 儋州调声的唱词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东坡文化的滋养。 诞生于西汉时期的儋州调声,主要发源地为儋州北部沿海地带。儋州调声节奏明快、感情炽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6年,儋州调声跻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儋州调声在当地热度不减,也吸引了省内外人士文案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dx/1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老王哥生活提示2017年11月25日星
- 下一篇文章: 你的城市最出名的食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