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耶稣山下的AB面
我们从阿根廷穿越伊瓜苏瀑布,突然就到了巴西,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们可以趁着热乎乎刚出炉的新鲜,去体会这两个南美邻国之间惊人的相似,比如足球、舞蹈和烤肉。但是,就在他们都相当傲娇的这三件事上,我们也感受到截然不同的特色。你认为的巴西是什么样子?混乱、不安和黑帮?还是热情、活力和桑巴?当然,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过,了解巴西,去里约热内卢是不错的选择,它就是巴西的缩影。 不远处的白楼是我们的酒店--里约喜来登,它一面朝着世界著名的科帕卡巴纳海滩(名字太长,我太懒,下称:科帕),它的另一面,背后的山坡上是同样世界著名的里约贫民窟和黑帮集散地。归巢的倦鸟们哗啦啦的列队从天空掠过,也许只有它们和耶稣的视角才能洞悉这个城市,闪烁在每个角落的繁华和骚乱。酒店阳台上,我们把酒凭栏,看海听风,晚霞中的里约,无声的绚丽、浓烈的静美。据说上帝用六天创造了世界,在第七天创造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里约。我猜,一个星期上七天班,还没有加班工资,即使上帝也会幽怨和敷衍,所以这里也成了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里约。很多人把里约当做巴西首都,其实这个说法也能得50分,至少它曾经是巴西的首都。 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曾经是万里之外,葡萄牙的首都。 当年葡萄牙皇室为了躲避拿破仑屠刀灭门,他们颠沛重洋,逃亡到殖民地巴西,在里约建立了葡萄牙的首都,因此这里也是唯一被欧洲国家在欧洲以外建都的城市。干杯,几瓶啤酒下肚,晚安里约里约的清晨,被帅哥美女们爽朗的欢叫声嗨醒。我把懒散的身躯吃力地挪上阳台,努力揉开惺忪的睡眼,原来他们在沙滩上玩球、仔细看看,双眼瞬间来电发光,怨气和瞌睡烟消云散:Boadia!蜜桃!(Boadia:葡语,早安) 碧海黄沙,色彩鲜明,这是巴西国旗的颜色。正要下海的人沿着海浪冲刷的痕迹走过,身后留下清晰缠绵的脚印。阳光、沙滩、仙人掌,还差一位老船长。不过,对于四个老司机来说,有没有老船长一点也不妨碍我们的勃勃兴致。 足不出户,不用湿身,其实就可以一览无敌又无边的里约海景和万种风情。但我们还是决定亲自去大名鼎鼎的科帕海滩逛逛。 早晨的科帕海滩,已经有不少晨练的身影,路边的行人也穿得十分清凉,感觉一时兴起就可以往海里钻。人们在大海里冲浪、游泳;在沙滩上玩足球、排球;沿海的公路上不时掠过身边的有单车、滑板和跑步者。当然,身边掠过的也可能是抢匪。三天里约之旅,我亲眼欣赏过抢包逃窜的“警匪片”。其实在年来到里约,我们已经很幸运了,据说这是里约治安最好的时段,前有世界杯足球赛,后有年奥运会压阵,这个城市的治安被狠狠整顿过,否则像我们这样带着单反大摇大摆的拍照,被抢的几率相当高。 我似乎突然明白了里约人都酷爱运动的原因,大概是在抢与被抢中长期磨练出来的吧?和奥运一样,更快更高更强! 里约的海滩举世闻名,数目和长度都是世界之最,72个海滩中就有长达8公里的科帕和依巴内玛海滩。 每逢巴西狂欢节之类的大型活动,整个海滩挤满了蜂拥的人群,其壮观堪称世界之最,白花花的全是浪啊,腿啊! 海滩已不仅是里约人生活的某一部分,它还是里约人的餐厅、图书馆、球场、酒吧、舞厅、甚至是办公室和银行。对他们来说海滩可以是生活的全部。 来到伊帕内玛沙滩,美丑胖瘦,男男女女,不男不女,应有尽有。把一首《伊帕内玛的女孩》塞进耳朵里,作为背景音乐相当应景,当然,你得自行确保机身安全。 这里有世界著名的“天体”沙滩,拒绝任何穿衣服的人进去,建议你赤条条的来去,既和谐又防盗,无忧无虑,方得安全。 在里约的沙滩上喝着小酒,哼着小曲儿,看白浪逐沙,看波涛汹涌,这酒池肉林的时光惬意得让我们乐不思蜀。 建于百年之前的戈巴卡巴娜炮台曾经是巴西“少尉运动”的革命阵地之一。这里保存了它原始的架构,包括4个配备德制库鲁普大炮的防弹圆顶、弹药库、枪室和廊道,后来成为陆军历史博物馆。站在炮台的圆顶上,手搭凉棚,从12公尺厚的外墙望出去,能看到里约火热的风景。当然这里也可以给“好摄”的你提供绝佳的掩体,拍下里约火热的美女。其实,你大可不必借助掩体,巴西人面对镜头是热情开朗而友善的。 五星巴西和两星阿根廷对足球的热爱地球人都知道。巴西的街头巷尾,海滩上,也随处可见一群群的足球少年。当地人会自豪地和你聊济科、大、小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罗马里奥、贝贝托……这一个个足坛巨星都来自这里。巴西和阿根廷,两个足球强国,各自拥有一代球王和超级巨星。但他们在球风上其实有很大不同,结合两个国家各具特色的舞蹈来聊,会更形象:人们常用桑巴舞来形容巴西足球的灵动和性感,正如用探戈来形容阿根廷足球的自由和浪漫。 不过,提防那些街头上的足球小子。他们可能会故意滋事趁乱抢夺,贫民窟里打拼的孩子,成则一代球王,否则一代流氓。这也是巴西底层社会的缩影,他们要么成宠儿,要么成弃儿;或者被追逐,或者被放逐;不是被球迷和粉丝追逐,就是被警察和仇家追逐。 看腻了白花花的海滩和肉体,go,go,go,我们血拼去。巴西最拿得入口的特产是巴西烤肉和巴西咖啡,最拿得上脚的就是“哈瓦那”人字拖了。其中有一双,委屈的跟了我,伴我趟过万水千滩,走过几十个国家,成功的帮我晒出了黑漆漆的人字印脚丫。 这是马拉卡纳球场,最多时容纳20万观众,想想那场面,一定如同沸腾的鸳鸯锅!我们离开后几个月,里约奥运会在这里开幕和闭幕。 对于一个不看国足的半伪球迷来说,这个球场也是圣地一般的存在,这里举办过和年两次世界杯。 地球人都想不到的是,巴西世界杯,足球王国在自己的土地上遭遇了足球史上的奇耻大辱。他们挟主场之利,显然轻视了日耳曼战车,代价就是1:7,巴西被打成蜂窝,若不是德国人顾忌东道主的颜面或者担心那些客串球迷的巴西黑帮来拼命,他们的进球甚至会残忍的达到十位数。巴西球迷从狂欢到焦虑,从诧异到绝望,泪流满面伤心欲绝。整个巴西都在哭泣。 两个国家的梁子其实早就结下了,来看巴西的二战纪念广场,尽管当年远离主战场,远征的巴西兵团也阵亡了多号人。希特勒曾经讽刺巴西人如果能来欧洲参战,好比眼镜蛇都能抽烟。巴西远征军立刻在军服上绣上了眼镜蛇叼着烟斗的图案,穿着它征战欧洲,风水轮流转,那一次,是德国人小瞧了巴西。 搭乘缆车,我们登上基督山,豁然开朗,群山起伏和崎岖海湾环抱着这个城市,里约之美,原来在于山环水绕之间。 和基督山相对的面包山突兀的一头扎进海湾与大西洋之间,孤立于苍茫天地之间。里约人戏称它“甜面包”其实我看更像祖国大街上的烤红薯。这张照片和上一张的拍摄角度刚好相反,是从面包山上看基督山。 漫步里约,在某一个街头巷尾转角处,一抬头,你总能看到耶稣基督远远的站在山顶上,双手平摊成一个巨大的十字。这座雕像的名气之大,和自由女神相比,雌雄易辨,高下难分。 巴西人曾自称这是世界最高的雕塑,我大四川的乐山大佛呵呵一笑:耶稣兄,你调皮了,我这都还没站起来呢!话说,你印象中的基督像应该就是我拍这张的模样吧?仁慈、高冷又孤独? 其实不然,真实的场景是这样的:人潮涌动,自拍艰难。为了和耶稣合影,各国游客也是豁出去了,跪、躺、趴、蹲、跳......各种姿势,经常还会被秀恩爱的情侣猛撒一脸的狗粮。 《基督山恩仇记》开拍,预备!第一集,第一镜,action! 我把架势摆好:“来吧,互相伤害吧?“耶稣说:”孩子,不如彼此感恩吧!”在浩若星河的人世,即使擦肩而过,也需要莫大的缘分。 攥紧安全带和裤腰带,坐稳了,航拍开始。 围着耶稣像我们的相机哒哒不停,多么虔诚的度3D环绕朝圣,丢手绢,丢手绢,轻轻的丢在耶稣基督的后边.....这才发现,耶稣像的底座其实还是一个小巧的教堂。 耶稣敞开臂弯,迎接着大地苍生,这个姿势像不像奥运会高台跳水,很帅,很田亮?现在出场的是中国选手“仗剑天涯“,面朝大海天人合一,前空翻两周半,然后托马斯转体一周半,最后住院三周半。。。 这座耶稣像是世界上被雷劈得最多的雕像,因此不得不时时修补。尽管经常遭遇五雷轰顶,但耶稣的情绪相当稳定,依旧安详淡然,好吧,所谓的强者,不是劈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劈倒。 耶稣山身处的位置除了招惹雷电,其实对于里约也很有分水岭的意义,被他一分为二的里约,像两个不同时空的城市。耶稣伸开双手面向的,是高大上的富人区,漫长的海岸线景色惊艳,时尚的高楼和私宅错落有致,富人区里还有一个内湖,游艇们时刻散发出土豪的气息。然而,繁华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或者两者皆有。而耶稣的背后,是另一番场景:满山遍野的贫民窟,红色的房子顺着地势随意搭建,绵延不绝,像美洲版的色达。 发生在这里的暴力事件主要是黑帮火并、警匪枪战。“严打”之前的里约平均每月发生多起伤亡案件,80%以上是枪击,平均每天会有7个人挂掉。这座城市,一瞬间光芒四射,再一瞬间遍地狼烟。 男人心里都有一个黑帮情节,本想深入探访这个神秘而传奇的地方,但我们的华人向导把头摇得相当果断:那个独立的王国,连警察都无可奈何。于是我们在相对安全的外围地带“仰慕”了一下,想象着随时有一群鸽子扑腾而起,穿着黑风衣的大哥从背后撩出双枪来,画面简直相当吴宇森。当然,如果他猛地一扣扳机,点燃嘴上的雪茄,淡淡的宣布抢劫的话,画面又变得相当周星驰。 等待黑帮出现的心情像初恋的少女等男朋友或者大姨妈,怕不来,又怕乱来。 按照导游的建议,我们穿着贫民窟通勤款,但手上的相机会诚实的出卖我们,分明就是在吆喝:劫匪兄弟们走过路过,机会不要错过啊! 我觉得,里约也是治愈“手机病”和“低头族”的好地方,在这里,手机揣包里是自己的,拿出来是别人的。迫不得已,在马路牙子上拿出来查了一下地图,提心吊胆,似乎耶稣一直在耳边重复:“劫匪还有十秒抵达现场”。 塞勒隆阶梯虽说也地处贫民区,但它是里约非常著名的摄影景点,文艺游的必经之地,所以治安是合格的,拍照是随意的。 包括从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搜集来的五颜六色的瓷砖、陶片和镜子把这里铺成了一条级的台阶。于是我也在这留下了一张相当的到此一游照,装逼过度,用力太猛,吓得路过的巴西姑娘花容失色,以为我要服毒自尽。插播一张引用自旅行达人“大柱子”的照片:“红灯区价目表”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希望为那些有兴趣对巴西经济和社会形态进行深入了解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生理学家们提供数据支撑,不客气。奥运前夕,巴西所有体育场馆还是一片片的建筑工地,社会治安还在整治当中,人们对于美丽里约的向往大打折扣。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能扛半边天的姑娘们挥起了挽救国家经济的大旗:打折、降价、大促,硬是扛起了巴西的整个天空。可以想见奥运期间的里约,红灯闪烁炮声隆隆,健儿们不求名垂青史,但求名垂青楼;未见青史尽成灰,只见青楼成炮灰。刺激的贫民窟之旅导致胃部痉挛,这才想起几个严肃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吃什么?最后一致把选票投给了垂涎很久的巴西烤肉!这才发现巴西物价其实是相当高的,以至于你经常会怀疑自己的钱包是被店家老板还是被小偷掏空了?你还会发现,火热的巴西姑娘的价格远远比火热的巴西烤肉来得亲民。 里约大教堂的造型像梯步一样,倾斜的立面逐级登高欲达天庭,也被称为“天梯大教堂”。 而我觉得它的外形更像朝鲜那座世界最大的烂尾楼”柳京饭店“。这座能容纳两万人的大教堂始建于二十世纪60年代,历经12年时间修建。 进到教堂里面,气势之宏大,连我这14mm的广角镜头也感到无能为力。借巴西治安改革的东风,感谢天主眷顾、一切荣耀归于主!让我们这段里约贫民区的外围之旅平安顺利。阿门! 刚在肃穆的教堂里虔诚地聆听了天主的圣言,转过几个路口,我们就在一场火辣香艳的桑巴舞里沦陷。 里约就是这么有意思,截然不同的A、B面,毫无违和的无缝对接。 这里的比基尼永远是那种比最省布料的“比基尼”还要再省一点的款式。非洲人带来了桑巴舞,在热情奔放的音乐节奏中剧烈抖动身体上的各种零件。大长腿飞快地移动、旋转,身着炫彩服饰的舞者转得人眼花缭乱,舞得人心跳加速。 葡萄牙人又带来了狂欢节,桑巴揉进了狂欢节,揉进了巴西,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再次对比阿根廷,他们的探戈从不会面带微笑,只是在优雅和忧郁之间弥散出隐约的暗示。而巴西的桑巴却是在热烈中赤裸裸地挑逗着,这里的屁鼓,可能是世界上最性感的鼓了。“狂欢节之都”、桑巴与足球是这个热情国度最炫目的名片,那些丰满的胸肌,迷人的微笑简直就是行走的荷尔蒙!好吧,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叫做男人的天堂,那一定不是泰国,不是越南,而是里约。 桑巴游行,并不只有性感,它也会展现出雍容华贵如同巴黎时装周一样的服装秀。 顾盼之间,尽显母仪天下的女王风范:众爱卿平身 不过,我还是忍不住想问,裹这么紧,胸闷怎么办?要不要放它们出来透透气? 我好像突然明白为什么这款香艳的舞蹈也叫“拉丁舞”?深刻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太污了? 身旁的刚哥完全忘了拍照才是他最神圣的使命,瞠目结舌的在那自言自语,你是不是想问:哪个妹子是可以吃的?另外两位大哥,毕竟老成,三千年传统文化的底蕴支持着他们,以坚定的沉默对峙着涌动的激烈,我在猜,他们是要在沉默中爆发?还是要在沉默中摸出速效救心丸?玩笑归玩笑,但这就是里约,这就是把中华传统文化繁殖下的三观敲碎一地的巴西。 如果千篇一律,这个世界就不需要旅行。 旅行,并不需要附加太多的意义让你开始,所以你也不需要太多的理由来证明放弃。 决定开始旅行,你要做的,只不过是抬起一只脚,把它放在另一只脚的前面。 行程的尾声,必须是到面包山上等待世界著名的里约夜色,等待它为我们的旅程徐徐闭幕。和壮硕大只的巴西“烤红薯”合影,纪念一下摧残版F4曾经相约里约。华丽的黄昏,如约而至。暮色中的里约港,已是灯火阑珊。《里约大冒险》里,有几只捣蛋又滑稽的狨猴在里约的面包山上跳窜,很巧,在这里我真的见到了它们。巴掌大的个头一点不怕人,滴溜溜的脑袋上滴溜溜的转着一对忧郁的大眼睛,很像六耳猕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唐僧之多艰!官方的说法是:里约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也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门户,它也是巴西及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烈日下性感热辣的里约,如同赶赴华丽夜宴的姑娘,瞬间已经换上了华贵的晚妆。 里约是无法用一个词来形容的,因为总是可以在这里找出它的反义词。 剧终小结,巴西值得去么?非常值得。哪怕我们四人同行,其实我们眼里的里约也是大不一样的,我记录下的只是自己的旅程。但愿我的描述没有让你对里约产生一丝犹豫和怀疑。 如果你不知道巴西很危险,那么你会很危险。如果你知道巴西很危险,知道怎么防范,那么你就会很安全。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土匪。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危险的地方,在传说抢匪出没的巴西,我们毫发未损。这个世界也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在号称这个星球治安最好的北欧,我在十秒钟之内就被偷了手表。 极端贫穷和过度奢并肩存在,贫民窟堂皇地盘踞在富人聚集的山腰,身无分文的流浪汉与腰缠万贯的富翁并排躺在科帕海滩上分享海浪、阳光和沙滩,这就是里约。 你可以在城市里看到森林,也可以在乡村找到高楼大厦;人们的抱怨、示威从未停歇,但街头欢快的桑巴舞也从未停歇;市长们来来去去,却无法改变这个城市。因为这里是上帝之城,这里是里约。 天空从血红转为静谧的淡蓝,西斜的太阳朝着海岸划下最后一道红痕,晚霞像我们一样,匆匆来,匆匆去。 转过头,我们在薄雾里寻找里约天空上第一颗闪亮的星。再见,里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dx/78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黑色高帮帆布鞋女鞋户外运动登山鞋迷彩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