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发现之旅频道播出我爱畅游栏
================= CCTV发现之旅频道播出 《我爱畅游》 ================= ================= 畅游达人·孟庆然老师 情迷古巴系列城镇风情 ================= 古巴这个充满魅力的加勒比岛国,曾经是欧美超级富豪们的后花园儿。城市犹如欧式建筑博物馆,空气中弥漫着雪茄和朗姆酒的味道,满大街的老爷车和加勒比海色温极高的阳光下,各种肤色的人和谐相处。来到这里,你便穿越了时代、穿越了文化。 上图:彩色的建筑。 上图:街上的老爷车和行人。 上图:曾经的豪宅,据说古巴革命时很多富人逃走,留些这些豪宅被充公后被分给了平民百姓,有点象当年北京的四合院的结局。 年2月初,我结束了在墨西哥西海岸的船宿潜水后,便和朋友们一起来到古巴。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古巴可谓既熟悉又陌生。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个长着大胡子的卡斯特罗,以及他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古巴。上中学后又听小伙伴们津津乐道什么古巴导弹危机之类的国际大事儿。但毕竟,那是地球背面的一个遥远的地方,很难想像有一天自己的双脚能踏上这块土地。 上图:哈瓦那的最初印象是彩色的 初到哈瓦那,你便会深陷哈瓦那湾的迷人海景。这里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总能见到一艘艘巨大的邮轮停靠在码头。这些庞然大物,每年都能为古巴带来了千千万万的游客和外汇收入。 上两图:停泊在哈瓦那港的邮轮。 在哈瓦那湾的入口处有三个著名的要塞,紧紧扼守着这一战略要地。东岸靠外的是莫罗要塞(ElMorro),西岸与其遥相呼应的是拉蓬塔要塞(LaPunta),这两座要塞建造的初衷是为抵御海盗对城市的侵扰。 上三图:哈瓦那湾的入口处的要塞 年,为了应付日益崛起的大英帝国海上扩张,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下令在东岸开工建造卡瓦尼亚要塞(LaCabana)。这座由法国工程师设计建造的要塞,有些防御墙的厚度达到12米,而且要塞内部的结构复杂、战壕层叠,即使敌军攻破一层防线,也很难找到下一个突破口,可谓固若金汤。这也成为西班牙人所建造过的最大的要塞。 上两图:看到这样的街头雕像,您会去以为自己身处欧洲某国。 昔日的高大壁垒,如今已经成为旅游胜地,但意识形态上的壁垒并没有完全消除。由于美国与古巴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美国法律明令禁止美国游客来古巴旅游,所以美国人来古巴必须经过第三国,且不能在护照上留下任何入境古巴的印记。不过这一切很快将成为历史,美古关系已经开始破冰。 上图:昔日的堡垒有着高大的城墙 目前,古巴的外来游客中有80%是来自加拿大,其余是来自西班牙和欧洲、南美各国。近年来,中国来古巴旅游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古巴人见到中国也是格外热情。 上图:一位古巴汉子在海边,见我拍照便大方地露齿微笑。 哈瓦那老城的街道欧洲味道十足,走在青石铺装的街道上不难想像出每一幢房子当年都是房主精心设计的作品。 上三图:哈瓦那老城的建筑 不知不觉就逛到著名的老镇教堂广场(PlazadelaCatedral),顾名思义,这里有一座被哈瓦那市民俗称为大教堂的建筑,叫“克里斯托瓦尔大教堂”(CatedraldeSanCristobal),它是哈瓦那最古老的建筑。 上两图:哈瓦那老镇教堂。 广场本身实际上比教堂出现的还要早,这里曾是一片沼泽,17世纪末人们抽干了沼泽里的积水,开辟出一片广场,用来存放西班牙海军和商船队的淡水。后来大教堂开始兴建,广场一带渐渐成为权贵富豪们的聚居之所,西班牙式的建筑到处是。 上图:老镇教堂内部。 让我们吃惊不已的是,广场四周建筑的材料用的都是珊瑚礁石料,这石材疏松多孔,看上去脆弱不堪,谁也想不到居然坚持了多年。上图:这些古老建筑用的是珊瑚礁石料 哈瓦那老城的核心区域与新城区完全不同。年,这座老城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期遭到忽视的旧城建筑迎来了春天。如今老城内大部分建筑都已经得到修复,满目皆是色调明快、线条优雅的巴洛克或新古典主义建筑,仅保存下来的16-17世纪建筑就不下处,此外还有18世纪建筑处、19世纪建筑处。 上两图:老城焕发出青春的魅力 在城中漫步,除了教堂、广场、喷泉及各种风格的住宅,还能看到一些颇具时尚品味的咖啡屋、餐厅、化妆品店和剧场。这里已经具备了历史文化名城所应具备的一切元素。 所以在西方人眼中,哈瓦那旧城是新世界与旧世界之间的重要节点,它见证了西班牙大航海时代的繁盛与荣光,也是今天美洲保存最完好的殖民城市。 上两图:临街的一家餐厅 一天晚上我们路过一家灯火辉煌、装饰艳丽的临街餐厅,一打听,里面竟然即将有探戈表演,这个必须不能错过啊!于是便兴致勃勃地进去左下。没过一会儿,激昂的拉丁音乐响起,演出开始。 上三图:探戈表演 表演者是来自阿根廷的一个小舞蹈团,由几位学舞蹈的学生组成,从她们认真的态度上不难看出她们对这一民族艺术的热爱。 上图:一种叫做Coco的出租车 游走在哈瓦那街头,你很快就会发现会需要一辆出租车。你当然可以打一辆马车,体会下贵族行走街头的华贵情感。但我最觉有趣的则是这里一种很萌的出租车“Coco”,用咱们这的话说叫“摩的”,估计那个圆形车身的设计灵感来自椰子壳。奇怪的是,古巴一般的出租车从不打表,也没有发票,还一定要在上车前跟司机讨价还价。而这种可爱的Coco摩的上却都有计程表,还可以打出正规的发票来。 上三图:满大街的古董车,许多都是必须讨价还价,没有发票的个体出租车,招手即停。 可即便是要跟出租车司机饶舌,你依然会发现哈瓦那出租车的奇特之处:都是老爷车。要不是总能看见中国的宇通大客车在大街上晃来晃去,你真会以为仿佛回到了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 是的,在哈瓦那街头,满眼都是这样的“古典”汽车,间或夹杂着一些前苏联、东欧的车。由于遭受多年经济封锁,这些老车的配件早已无从入手,加上受油价上涨的影响,聪明的古巴人已经把这些老爷车的“心脏”换成了二手的日本发动机。 不过,这些做过“换心手术”的车子大多是外表光鲜、败絮其中。我打了一辆出租车刚要关门,司机连忙摆手说:“请您轻轻地关门。”弄得我莫名其妙,仔细一问才知道,如果用力过大的话,车门会掉下来。 上图:毕竟,拥有一辆车是件很自豪的事。 据说在古巴私人购车也是需要指标的,所以对于普通古巴人来讲,不论好坏,能有辆车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所以才有了大街上的这些永不退役的老爷车,好坏掺杂其中,各种轰轰隆隆、各种颤颤悠悠、各种无所谓。 除了老城,游客大都还会乘坐双层大巴去逛逛著名的革命广场(PlazadelaRevolución),这里就相当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当然规模要小得多,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古巴民族英雄和独立先驱何塞马蒂的纪念塔。 上图:何塞马蒂的纪念塔 站在广场向北有一左一右两座建筑物,左面的大楼是古巴内政部,类似于公安部。美国出版的旅游指南称这里“是古巴最神秘、最邪恶的组织……”。大楼的墙面上便是那幅著名的格瓦拉巨幅壁画,壁画右下角是格瓦拉的手迹:“向着胜利,直到永远”。楼体上那巨大的古巴国旗据说只在重要节日、纪念日的时候才挂出来,这两天也不知道是什么好日子。 上图:向着胜利,直到永远—切格瓦拉的壁画 右面那幢大楼是古巴邮电部,墙面上也有一幅巨大的壁画,画中人叫卡米洛?西恩富戈斯。他和卡斯特罗、切格瓦拉并称为古巴革命“三巨头”,其中西恩富戈斯最年轻,他在一次军事行动中乘飞机在大海上失踪,年仅27岁。 上图:卡米洛?西恩富戈斯的壁画像 按照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惯例,领袖都是会受到个人崇拜的。但是在古巴,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对卡斯特罗个人崇拜的迹象,这位传奇领袖牢牢控制古巴半个多世纪,却依然把自己当作人而不是神。他自己不搞个人崇拜,却希望古巴人民永远记住那两位当年跟自己一起打天下、为理想献出了生命的好兄弟,这一点非常非常非常难得。 上图:革命领袖的画像,但并不是卡斯特罗的。 令我非常意外的是,古巴人真是浪漫到骨子里了,他们会在一些应该十分严肃的场所挂起抽象的领袖壁画,或是领袖画像的涂鸦画……估计中国的奴才们想破了脑仁儿也不会想出这样的艺术形式来的。 上图:市内还能看到当年革命中使用过的武器。 上图:前苏联老大哥造的这玩意儿不知是真是假。 ================ 我爱畅游网蕴藏着众多的爱旅游、 爱生活,为梦想而奋斗的畅游达人们! 欢迎各界畅游达人, 释放你的激情!展现你的生活方式! 联系邮箱:changyou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xj/7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速度与激情8取景地曝光这次去哪儿砸车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