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土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0705/4205318.html
作为二十世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艺术运动“贫穷艺术”(ArtePovera)的代表人物之一,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MichelangeloPistoletto)自上世纪60年代起便开始了他艺术生涯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镜面绘画创作。

他从日常物品出发进行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绘画的“高雅”出身,让观众的参与构成了作品的动态发展。在艺术家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中,镜面绘画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挑战,以行为、装置、雕塑等多种展现形式,延续艺术家理性的探索。

展览以近乎倒序的方式,从预示着艺术家美好愿景的“第三天堂”系列展开。进入核心大厅之前,建议大家将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当代的历史进程了解一番,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走进“艺术”的世界。步入一楼核心大厅,标志性的“第三天堂”悬于民生美术馆核心筒展厅正中。这个标志由“∞”的数字符号演变而来,以三个相互连接的圆环构成。两端的圆环代表万物存在的多样性和矛盾性,包括自然与人工的对立;中心圆环是由外侧想对的圆环相互交织融合而成,象征着人类的子宫。这也意味着世间万物都将会在相生相克、此消彼长的博弈过程中达成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其实,“第三天堂”是人类发展的第三阶段。在全球视野下,“第三天堂”或许能够作为一个宏大的理念,引领我们每一个人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展厅两侧分别挂了六面纱帘,为我们展示了任何事物通过调和两端圆环都能孕育形成原先不存在的新事物,例如:氧气和氢气的结合产生水、男性和女性结合造就新生命、电力学的正负极相互作用等。跟随“第三天堂”的召唤,如同自由穿行于一个不断变化的镜面剧场。衍生于“第三天堂”理念,但以不同介质表现的四件作品,在这个虚拟空间内相互指涉,构成了一个互文现场。在大型装置作品《镜子的划分与倍增》中,遍置着以各种不同角度打开的双面镜,镜面之间的互映及反射暗示着个体与环境甚至所处社会的关系,折射出人类意识、情感、记忆和梦想的复杂无限,视觉化地展现出对于理性的虚拟探索。镜面如同一张巨大的表盘,连同观众的活动轨迹一同嵌入在“第三天堂”的中轴坐标上。进入一楼西展厅前,艺术家重现了60年代具有特殊里程碑意义的“减少的物品”系列中的《大井》装置,在一个开放和封闭并存的空间里,瓦楞纸与镜面这两种普通的日常材料被赋予了新的观看意义。在西展厅,展出了“减少的物品”系列的另外一件重要作品《无限立方米》。由六面镜子组成、镜面向内的一立方米空白空间,成为了镜面相互照应的无限空间。该作品使用了天文台拍摄的一张照片,截取银河系不计其数的星体当中的一部分。年,皮斯特莱托选用这张照片,将其进行复制,把两个副本叠在一起,每次旋转,你会发现中心点都会发生变化,且每个点都会成为一个中心。西展厅中,皮斯特莱托赖以成名的镜画系列,以3组双联黑白几何镜画将阴阳对立、统一及互化的中国哲学演绎到了极致。

这些作品将对物质的需求降到极低,以最朴素的现成材料调动观者最敏锐的感知,这正是皮斯特莱托为最不起眼的物件赋予的多维度内涵。

?展览的尾声以文献方式呈现了艺术家围绕“第三天堂”核心理念展开的一系列实践。包括大地艺术、行为事件及大型装置等不同表现形式的创作。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dx/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