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年6月8日下午,贫穷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Pistoletto)在上海的首个个展“生命的公式”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触及了艺术家逾半个多世纪创作生涯的重要作品,全面呈现出其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与理念思考。作为二十世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艺术运动“贫穷艺术”(ArtePovera)的代表人物之一,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Pistoletto)自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他的艺术生涯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镜面绘画创作。他从日常物品出发进行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绘画的“高雅”出身,让观众的参与构成了作品的动态发展。在艺术家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中,镜面绘画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挑战,以行为、装置、雕塑等多种展现形式,延续艺术家理性的探索。年,皮斯特莱托发表《第三天堂》宣言,并开启其同名系列创作。在这一系列创作中,他以数学的无限符号“∞”为基础,衍生出第三个圆,从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第三天堂”。三个圆分别象征着自然主宰的世界、现代社会创造的人工世界以及这两者终将达成平衡共生的理想世界,即人类文明的新阶段。

本次展览以近乎倒序的方式,从预示着艺术家美好愿景的“第三天堂”系列展开。这个象征性符号曾经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世界各地,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中庭、在古巴哈瓦那的教堂广场上、在俄罗斯莫斯科的列宁雕像旁,在布鲁塞尔欧盟理事会大楼前的“新的无穷大符号”现高悬于民生美术馆核心筒展厅正中,宣示着艺术家愿携手全球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全新世界的理想。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致辞

跟随“第三天堂”的召唤,观众可以自由穿行于一个不断变化的镜面剧场。衍生于“第三天堂”理念,但以不同介质表现的四件作品,在这个虚拟空间内相互指涉,构成了一个互文现场。在大型装置作品《镜子的划分与倍增》中,遍置着以各种不同角度打开的双面镜,镜面之间的互映及反射暗示着个体与环境甚至所处社会的关系,折射出人类意识、情感、记忆和梦想的复杂无限,视觉化地展现出对于理性的虚拟探索。镜面如同一张巨大的表盘,连同观众的活动轨迹一同嵌入在“第三天堂”的中轴坐标上。

进入一楼西展厅前,艺术家重现了60年代具有特殊里程碑意义的“减少的物品”系列中的《大井》装置,在一个开放和封闭并存的空间里,瓦楞纸与镜面这两种普通的日常材料被赋予了新的观看意义。这一系列的诞生,也为评论家杰尔马诺·切兰特(GermanoCelant)于年提出的“贫穷艺术”概念提供了重要参照——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以原始质朴的物质材料重新界定艺术的语言和定义。

开幕式现场播放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视频

在西展厅,同时展出了此系列的另外一件重要作品《无限立方米》,一个由六面镜面向内的镜子界定出的一立方米空白空间,成为了镜面相互照应的无限空间。西展厅中,皮斯特莱托赖以成名的镜画系列,以3组双联黑白几何镜画将阴阳对立、统一及互化的中国哲学演绎到了极致。这些作品将对物质的需求降到极低,以最朴素的现成材料调动观者最敏锐的感知,这正是皮斯特莱托为最不起眼的物件赋予的多维度内涵。

媒体导览

展览的尾声以文献方式呈现了艺术家围绕“第三天堂”核心理念展开的一系列实践,包括大地艺术、行为事件及大型装置等不同表现形式的创作。在这里,“第三天堂”可以是转瞬即逝的闪现,也是长存某处的永恒印记。

参观现场游走于镜面剧场中,无数重重叠叠的身影就如现代社会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欲望一般虚幻缥缈,令人迫切追问: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生命的公式该如何书写?我们与自然、与人类世界、与他者的关系该走向何处?沿着皮斯特莱托“第三天堂”的美好愿景一路回溯至“减少的物品”,生命的公式仿佛是无限的减法,或许唯有不断回到最本真的、最原初的状态才能真切地体悟那个理想中的“全新世界”。本次展览于年6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并持续展出至9月30日。

展览现场

正在展出

Exhibition(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engpengxiangz.com/hwntx/8556.html